炳
炳
常用释义
1.
形
明亮;显著。
例词
彪炳
炳蔚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光明;明亮。
大人虎
变
,其文炳也。
注
《易·革》
炳若日月之著明,灼若五色之有定。
晋
·
葛洪
·
《抱朴子·省烦》
〔
礼
烈
亲
王〕靡役不
从
,
载
在琅
书
,炳如星日矣。
清
·
陈康祺
·
《郎潜纪闻》卷八
2.
明显;昭著;明白。
1
亦指文采鲜明。
或
问圣
人之言,炳若丹青。
汉
·
扬雄
·
《法言·君子》
自
鸟迹
代
绳
,文字始炳。
南朝 梁
·
刘勰
·
《文心雕龙·原道》
退士
鬓
毛
纷
似雪,老臣心事炳如丹。
宋
·
陆游
·
《秋夜》诗
后
之人苟未知南
阳
公之文章,吾
请观于
三君子;苟未知三君子之文章,吾
请观于
南
阳
公可知矣蔚乎其相章,炳乎其相
辉
。
唐
·
韩愈
·
《徐泗豪三州节度掌书记厅石记》
彼七八君子者,皆博特而雄
达
,才高而文炳。
明
·
方孝孺
·
《答钱罗二秀才书》
3.
显示;显现。
尔
其表
权舆
,序皇王,炳元符,
镜鸿业
。
南朝 梁
·
刘勰
·
《文心雕龙·封禅》
寺
门
外有金像一
躯
……常有神
验
,
国
之吉凶,先炳祥
异
。
北魏
·
杨
袨
之
·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
幽有人兮好冥
绝
。炳其
辉
,凝其
洁
,悠悠
终
古
长
不
灭
。
宋
·
周密
·
《图画碑帖》
4.
点燃。
燎薰
炉
兮炳明
烛
,酌桂酒兮
扬
清曲。
南朝 宋
·
谢惠连
·
《雪赋》
5.
照耀。
1
参见“炳映”。
伏
愿
威
扬
四裔,烈炳千秋。
明
·
张煌言
·
《贺延平王启》
《家
语
》言子路死
辄难
,而《左
传
》《史
记
》
谓
死孔悝之
难
,
虽
所
纪
不同,其忠
义
之
气
炳千古矣。
清
·
陈其元
·
《庸闲斋笔记·仲子崔为父报仇》
列宁的功业,在人已如日月炳天,江河行地。
李大钊
·
《列宁不死》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炳”字右部件相同,均为“丙”
全部
陋
柄
蛃
怲
抦
昞
眪
陃
鞆
二字词
彪炳
炳彪
炳麟
炳曜
炳烈
炳慧
三字词
炳灵公
四字词
彪炳千古
彪炳史册
炳烛夜游
炳烛之明
彪炳日月
炳若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