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o
bāo
常用释义
1.
软体动物,贝壳一扇,椭圆形,多为绿褐色,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区。肉味鲜美。壳可以入药,叫石决明。古代也叫鳆(fù)。通称鲍鱼。
2.
用盐腌制的干鱼,腥味较浓。
  • 例句
    如入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3.
姓。
详细释义
1.
盐渍鱼;干鱼。
鲐鲚千斤,千石,
《史记·货殖列传》
即今之乾也。之可包者,故字包……其淡压为腊者,曰淡,曰鱐;以物穿乾者,曰法,曰𩽹鱼;其以盐渍成者,曰腌鱼,曰咸鱼,曰䱒,曰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四·鲍鱼》
2.
盐渍;腌制。
鲍鱼,腐也,埋藏淹使腐臭也。
《释名·释饮食》
在一首,烹可侔𫚈,除此不足食,之售村墅。
·方文·《品鱼·下品·鳙》诗
沿海拾之,不能者乾之。
·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
3.
鳆鱼的别名。即石决明。腹足纲软体动物。贝壳坚厚,可入药,我国沿海均产,为海味珍品。
东鲐鲍西牛羊。
《古文苑·扬雄〈蜀都赋〉》
鳆鱼,今之牡……又,非臭者也。
·江休复·《江邻杂志》
4.
通“”。古代鞣治皮革的工人。
攻皮之工,函、、韗、、裘。
《周礼·考工记序》
今之、函、、匠皆君子也,而羿、、奚仲、巧垂皆小人邪?
《墨子·非儒下》
5.
姓。春秋齐有鲍叔。见《左传·庄公九年》。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鲍”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包”
全部
二字词
  • 鲍鱼
  • 鲍螺
  • 鲍姑
  • 管鲍
  • 鲍肆
  • 谢鲍
三字词
  • 鲍氏骢
  • 鲍家诗
  • 跳鲍老
  • 鲍清风
  • 管鲍交
  • 鲍夕阳
四字词
  • 管鲍之交
  • 鲍鱼之肆
  • 管鲍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