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阻隔;遮蔽。
  • 例词
    一叶障目
    障碍
    障蔽
2.
用来阻隔、遮蔽的东西。
  • 例词
    路障
    屏障
  • 例句
    那条山脉如同天然屏,阻挡了北方的冷空气。
详细释义
1.
阻塞;阻隔。
令而不行,之障。
《管子·法法》
人主之患,欲枉而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
《吕氏春秋·贵直》
障百川而之,回狂澜于既倒。
·韩愈·《进学解》
北一横障溪前,若为当关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
2.
阻挡;拒绝。
曰:“孟其君之所不能忠,量其君之所不能为贼恽业之矣。障君朝,既有其直,而不死,罪也。”
《后汉书·郅恽传》
3.
遮挡;遮蔽。
亦指遮蔽物。
〔佛〕不避雨,不障首,土之患也,不起左右,行大小便。
《普曜经·六年勤苦行品》
密菱障浴,高荷没船。
北周·庾信·《和炅法师游昆明池》之二
上雨旁障。
·韩愈·《南海神庙碑》
这六十多篇杂文,是受了压迫之后,从去年六月起,另用各种的笔名,障住了编辑先生和检查老爷的眼睛,陆续在《自由谈》上发表的。
鲁迅·《〈准风月谈〉后记》
草多障者,疑也。
《孙子·行军》
4.
堤防;堤坝。
不陂障,川舟梁。
《国语·周语中》
是疏河江,彭蠡之障,乾土,所活者千八百,此禹之功也。
《吕氏春秋·爱类》
家因之,畦河障。
·杜牧·《罪言》
5.
照墙;板壁。
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
《晋书·阮籍传》
妈妈随把房拽上了,的一下了。隔着板障,大声骂道。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6.
屏风;步障。
作紫布步障四十里,崇作步障五十里以之。
《晋书·石崇传》
小障明金,幽屏翠苔。
南唐·张泌·《碧户》诗
游舸已如,小屏犹画潇湘。
·张先·《河满子·陪杭守泛湖夜归》词
7.
古代边境险要处用于戍守的小城。
亦泛指边陲地区。
曰:“居一障?”山(狄山)自度辩穷且下吏,曰:“能。”
《史记·酷吏列传》
节从,乘障和戎。
南朝 宋·鲍照·《拟古》诗之二
初,秦人既克州,议讨西障氐羌。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元年》
8.
白翳病。参见“障翳”。
9.
防范;防止。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防川。”
《国语·周语上》
之高,稽之,不能障矣。
《吕氏春秋·上德》
10.
保护;捍卫。
将堕成,公敛处:“成,人必至于北。且成,孟氏之保障也。成,是孟氏也。”
《左传·定公十二年》
人生晚良不易,波直下
·文天祥·《赠秘书王监丞》诗
11.
佛教语。业障;烦恼。
因戒倦轮飘从尘染。
南朝 梁·沈约·《八关斋》诗
况此之女等,三从备体,五障身。
《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乙)》
我身而外,必有一物以逼我者,是崇拜以祈福。此其宗教,则烦恼实驱使之。
章炳麟·《建立宗教论》
12.
通“”。高险如屏障的山。
叠𪩘崿,青翠杳深沉。
南朝 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
烟曀越障深,箭迅楚江急。
南朝 宋·鲍照·《采菱歌》之三
双峰叠障,海雨,无边空碧。
·范成大·《念奴娇》词
13.
通“”。幛子。
延入户,手提新青松障。
·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遂月余图一障,松石物,移造化,世莫之。
《太平广记》卷二一三引《唐画断·杨炎》
14.
通“”。瘴气。参见“障毒”、“障癘”。
15.
通“”。参见“障澨”。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障”字右部件相同,均为“章”
全部
騿
二字词
  • 屏障
  • 障碍
  • 保障
  • 故障
  • 音障
  • 路障
三字词
  • 障眼法
  • 所知障
  • 障碍物
  • 烦恼障
  • 绿内障
  • 障眼术
四字词
  • 一叶障目
  • 云遮雾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