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
趋
qū
cù
qù
常用释义
1.
动
趋向;归向。
例词
大势所趋
趋向
趋于一致
2.
动
小步快走;快走。
例词
趋行
详细释义
简
繁
1.
疾行;奔跑。
孔子下,欲
与
之言。
趋
而辟之,不得
与
之言。
《论语·微子》
殇
公知孔父死,己必死,
趋
而救之,皆死焉。
注
《公羊传·桓公二年》
猎
者逐禽,
车驰
人
趋
,各
尽
其力。
《淮南子·兵略训》
闻
屋
侧
喀喀作
声
,
趋
而
视
,
则
有蛇踞屋上。
宋
·
洪迈
·
《夷坚丁志·京西田中蛇》
2.
古代的一种礼节,以碎步疾行表示敬意。
子
见齐
衰者、冕衣裳者
与
瞽者,
见
之,
虽
少,必作;
过
之,必
趋
。
《论语·子罕》
子
贡趋
而
进
曰:“敢
问
何
谓
也?”
《孔子家语·困誓》
赐带剑
履上殿,入朝不
趋
。
《史记·萧相国世家》
寺之正殿,即憕之
寝
室,源
过
殿必
趋
,未
尝
登
践
。
《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
〔吴宣教〕急急
趋
上前去唱
个
肥喏。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3.
奔赴;投身。
忧
天下之害,
趋
一
国
之患,不避卑辱
谓
之仁
义
。
《韩非子·难一》
今
舍
必禽之弱,而
趋难敌
之
强
,非
计
也。
《新唐书·魏元忠传》
4.
追求;追逐。
1
亦为追赶。
为
臣者不忠而邪,以
趋
爵禄。
《管子·宙合》
补败
今
谁
恤?
趋
生我自羞。
宋
·
王安石
·
《江上》诗之五
后
世欲其(指墨)
发
光,欲其香,又欲其
坚
,故造作百端,淫巧遝出,
价
侔金玉,所
谓趋
其末而忘其本者也。
明
·
谢肇
浙
·
《五杂俎·物部四》
于
是相
与趋
之,行三十里,及而
杀
之。
注
《吕氏春秋·必己》
5.
向;趋向。
上召布
骂
曰:“若
与
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
独
祠而哭之,
与
反明矣。趣亨之。”方提
趋汤
,
顾
曰:“
愿
一言而死。”
《汉书·栾布传》
自是笋
舆趋
北去,薰
风
不是不南
来
。
宋
·
杨万里
·
《憩楹塘驿》诗
同
趋
大路欣何
极
,共入天堂福自攸。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
国
·天情道理书》
这感觉的愈趋细致,乃是感情愈趋脆弱的表征。
闻一多
·
《诗与批评·时代的鼓手》
6.
归附;趋附;迎合。
是以近者安其政,
远
者
归
其德。
闻
文王者,皆起而
趋
之。
《墨子·非命上》
鼢虽
不任
职
,以王太后故
亲
幸,
数
言事,多效,士吏
趋势
利者皆去
婴
而
归鼢
。
《汉书·田
鼢
传》
论
仁
义
,
则
弘
详
而
长
雅;
趋时务
,
则迟缓
而不及。
三国 魏
·
刘劭
·
《人物志·材理》
权门众
所
趋
,有客
动
百千。
唐
·
韩愈
·
《庭楸》诗
若夫
趋
上而虐下,借
众
命以易一身,流血刻骨而求
干济
之
誉
,今之所
谓
能吏,古之所
谓
民
贼
也。
金
·
王若虚
·
《答张仲杰书》
“自相”是说贵人只找贵人,不把别人放在眼下……他们的来往无非趋势利、逐酒食而已。
朱自清
·
《古诗十九首释》
7.
遵循;遵行。
1
参见“趨令”。
幼
趋
先
训
,苦心
为
文,十年
余
矣。
宋
·
苏舜钦
·
《启事上奉宁军陈侍郎》
在位者得其才矣,然
后
稍
视时势
之可否,而因人情之患苦,
变
更天下之弊法,以
趋
先王之意,甚易也。
宋
·
王安石
·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我等同
为
上帝之子女,以子女而
趋
父事,自是份所
当
然,理所宜然。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
国
·天情道理书》
8.
节奏;节拍。
足蹀
阳
阿之舞,而手
会
《
绿
水》之
趋
。
注
《淮南子·
倜
真训》
9.
古乐府大曲的尾声。
诸调
曲皆有
辞
有
声
,而《大曲》又有
艳
有
乱
……
艳
在曲之前,
趋与乱
在曲之
后
。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序》
趋与乱
在曲之
后
,
与
《吴
声
》之送,若今之尾
声
。
明
·
杨慎
·
《升庵诗话·乐曲名解》
10.
通“
取
”。
趋
舍不同,逆
顺
在君。
《淮南子·人间训》
趋
〔
假
借〕
为
取。《史
记
·伯夷
传
》:“
趋
舍有
时
。”
清
·
朱骏声
·
《说文通训定声·需部》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趋势
趋向
日趋
走趋
趋光
趋就
三字词
趋光性
大趋势
冉冉趋
不趋事
吴趋曲
四字词
趋之若鹜
趋炎附势
亦步亦趋
大势所趋
趋利避害
趋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