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人名用字。
详细释义
1.
飞扬;飘扬。
何曾无实兮,从风雨而飞飏
《楚辞·九辩》
,赤亭
南朝 梁·丘迟·《旦发渔浦潭》诗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
2.
风吹起。
风飏,日烘晴,人共海棠俱醉。
·王嵎·《夜行船》词
落花风飏步虚,翠草玄芝漫生。
·萨都剌·《憩奉真道院》诗
微有清风飏修竹,尚余岚气逼朝暾。
·《五日山居即事》诗
3.
船缓缓前进。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陶潜·《归去来兮辞》
流香
·李白·《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诗
4.
(向上)飞。亦指遁去。
譬如养鹰用,饱则飏去。
《后汉书·吕布传》
,晴景。小窗屏暖,鸳鸯
后蜀··《河传》词
德明野心,不急折其翮,去。
《宋史·曹玮传》
今奚所畏耶?吾其笼鸟矣,不奚待!
徐珂·《清稗类钞·贞烈·焦烈妇吟血诗而死》
5.
水波荡漾。
退而行,下青泥,上
战国 楚·宋玉·《钓赋》
斜日汀凝立波微翠如苔。
南唐·李建·《离阙下日感恩》诗
6.
谓声音高扬。
则响发飞则声飏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
曰:“允烈王公,妥其矣。”
·刘瑞·《皇明浙江按使王公祠记》
凯声竞奏,《喜起》赓飏
《清史稿·乐志四》
7.
显扬;发扬;传播。
工以言,之。
《书·益稷》
故其植义飏辞健。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
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之。
·刘禹锡·《竹枝词》序
取士以科讲经世,而足以太平。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
8.
显明;出众。
今子少不,子若言,吾失子矣。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蒋体既短,貌又不
·王韬·《瓮牖谈·蒋剑人轶事》
9.
显示。
吐葩飏荣,布
·张衡·《西京赋》
10.
颂扬;称颂。
参见“颺纍”。
作《大化》、《大》、《六府》、《九原》之章,以禹功。
·罗泌·《路史·后纪十一·有虞氏》
11.
往上撒;簸扬。
簸之之,秕在前。
《晋书·孙绰传》
凡攻治小米,得其,舂得其精,磨得其碎。风飏车扇而外,簸法生焉。
·宋应星·《天工开物·攻黍稷粟粱麻菽》
𬬺莳收刈打飏讫硙罗,然后为饼
·俞正燮·《癸巳类稿·书〈朝野佥载〉后》
12.
抛;丢。
羞不肯傍人行。下扇拍手、引流
·周邦彦·《南柯子》词
今若此,可是“了甜桃,沿山摘醋梨”也。
《朱子语类》卷一一八
你不合去也回头儿望。待下教人怎?赤的情沾了肺腑,意惹了肝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婢〕言已,掬生。
·蒲松龄·《聊斋志异·瞳人语》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高飏
  • 抗飏
  • 飏飏
  • 飞飏
  • 飏帆
  • 飘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