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细小;轻微。
  • 例词
    微不足道
    微风
    微量
    微弱
    细微
  • 例句
    鹰的眼睛十分敏锐,可以在高空中看到陆地上小的动物。
2.
精妙深奥。
  • 例词
    微言大义
    微妙
3.
衰落。
  • 例词
    衰微
4.
地位低下。
  • 例词
    人微言轻
    微贱
    卑微
  • 例句
    他虽然出身低,但是他一直在努力改变这一切。
5.
表示程度不深。
  • 例词
    微感不适
    微红
    微笑
6.
(某些计量单位的)一百万分之一。
  • 例词
    微安
    微米
详细释义
1.
隐匿;隐藏。
乂用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
《书·洪
白公奔山而,其徒微之。
《左传·哀公十六年》
径尽在中,失在不微。
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体别》
大受读书能文,又以其先大家,多衣冠人,特君发愤于医为之耳,微其事,故今所仅数事。
··《翰林医痊王君墓志铭》
2.
精深;奥妙。
一之危,其荣满侧一之微,矣而未知。
《荀子·解蔽》
法之微者,固非人之所知也。
·桓宽·《盐铁论·刑德》
道靡而不究,言微而不研。
·葛洪·《抱朴子·任命》
箕子之歌而直,周人之微而婉。
·戴埴·《鼠璞·麦秀黍离之歌》
天地相变迁,可以求其微矣。
·全祖望·《刘继庄传》
3.
小;细;少。
之微。
《易·辞下》
子夏、子游、子皆有人之一,冉牛、子、颜渊则而微。
《孟子·公孙丑上》
有奇邪而不治者微矣。
《礼记·祭义》
虫犹或入感,四物深矣。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石溪流已,苔微。
·王昌龄·《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诗
天下事皆起微,成慎。微之不慎,星火燎原,堤。
·严有禧·《漱华随笔·贺相国》
小说的书款不必寄来,数目极微。
鲁迅·《书信集·致增田涉》
4.
衰微;衰弱;衰败。
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微矣。
《论语·季氏》
周室既微,缺。
《汉书·艺文志》
毛血日益衰,志日益微。
·韩愈·《祭十二郎文》
纲纪微矣。
·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然李二姓,亦以此遂微,今皆物故。
·徐士銮·《宋艳·果报》
你的身子微,孩子哭,在你身边吵,我抱到我屋去了。
林海音·《城南旧事·惠安馆传奇三》
5.
指日月亏损不明。
日居月,胡迭而微?
《诗·邶风·柏舟》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小雅·十月之交》
天道皇皇,日月以常,明者以法,微者是行。
《国语·越语下》
6.
贫贱;卑下。
虞舜微。
《书·舜典序》
人所出微,不可不为择师客。
《史记·外戚世家》
每旦常有百乘虽复位卑人微,皆被引接。
《宋书·彭城王义康传》
卫国公李靖微,常射霍山中。
·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
臣一介微,宠荣超躐,有涯分。
·岳飞·《奏乞出师札子》
参军虽微,朝廷官也,吾敢不敬!
·严有禧·《漱华随笔·金丞相》
7.
伺察;侦察。
顺于天,微度人。
《管子·势》
使人微得赵绾利事,召案臧,臧自
《史记·孝武本纪》
城陷,微戮抗命者。
·周亮工·《书戚三郎事》
8.
暗暗;悄悄。
参见“微逆”。
季辛相怨。司喜新季辛,因微令人
《韩非子·内储说下》
9.
稍;略。
丞相,咸内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其意,微自解
《汉书·翟方进传》
〔裴之〕性率,好琴,其内弟柳善鼓琴,师谐而微不及也。
《魏书·裴叔业传》
自非身有求,不敢微唇。
·王安石·《车螯》诗之二
又按集内诗与《中州集》本句微有不同,《中州》之善。
·吴焯·《滹南遗老集跋》
他觉得口干,便走去拿茶壶,倒了杯微温的白开水来喝。
巴金·《寒夜》二七
10.
非;不是。
微我酒,以敖以
《诗·邶风·柏舟》
𢝌而勇若𢝌者,可乎?
《韩诗外传》卷六
者能通性命之情,微人孰知死生之
·沈作·《寓简》卷七
11.
无;没有。
微管仲,吾其被左衽矣。
《论语·宪问》
微我,矣!
《国语·周语中》
一朝辞汉,曾微恋旧之情。
《晋书·列女传论》
增冰为积水所成,水曾微增冰之凛。
南朝 梁·萧统·《文选序》
皆曰微可恕之情;耄不加刑,姑用惟之典。遂令衰朽,亦生金。
·岳珂·史·周益公降官》
良弼之高宗,则筑岩之胥靡耳。
·魏源·《默觚下·治篇八》
12.
不仅;不独。
参见“微獨”。
此罪至重,微我解脱,即迦牟尼,亦力也。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
13.
小腿生湿疮。
参见“微尰”。
既微且。骭疡为微,为肿
《尔雅·释训》
14.
通“”。
日中,星,以殷中春。其民析,鸟兽字微。
《史记·五帝本纪》
15.
通“”。
美;善。
慝亡迥而不泯,微胡而不
《后汉书·班固传》
标志。参见“微職”。
16.
通“”。谷与渎沟通。
雅》曰:“水草交曰湄,通谷者微。”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
17.
古代表示气象、节令变化的时间单位。五日为一微。
三微而成一著,三著而成一
《易纬乾凿度》卷上
四分既明,三微且定。
北周·庾信·《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
18.
小数名。长度为一寸的百万分之一,圜度为一秒的六十分之一。参阅清圣祖《数理精蕴·度量权衡》。
19.
词头。
参见“微法拉”。
表示微小、短。参见“微波”。
表示极其灵敏。参见“微音器”。
20.
古国名。
商代微子的封地,在今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东北。
商周时西南夷之国,曾和周武王会师讨纣,地约在今重庆市巴南区。
21.
姓。春秋时鲁有大夫微虎。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微”字左部件相同,均为“彳”
全部
二字词
  • 微笑
  • 微微
  • 略微
  • 微型
  • 精微
  • 稍微
三字词
  • 微积分
  • 中微子
  • 微生物
  • 显微镜
  • 微波炉
  • 紫微垣
四字词
  • 见微知著
  • 防微杜渐
  • 无微不至
  • 微不足道
  • 人微言轻
  • 谨小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