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ào
常用释义
1.
(液体或气体)向外透或往上升。
  • 例词
    冒汗
    冒烟
  • 例句
    大楼顶部出浓烟,引起了人们的惊恐。
2.
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
  • 例词
    顶风冒雪
    冒险
  • 例句
    他喜欢险,经常去各个地方攀岩。
3.
轻率;莽撞。
  • 例词
    冒进
    冒昧
    冒失
  • 例句
    他的失行为导致了一连串的麻烦和混乱。
4.
用假的充当真的。
  • 例词
    冒名顶替
    假冒
  • 例句
    名顶替的事情被发现了。
5.
姓。
详细释义
1.
”的古字。帽子。
亦指戴帽。
有一男子……衣黄褕,著黄冒,,自谓卫太子。
《汉书·不疑传》
其王椎髻黑冒……男子服冒,或冠幂䍠
《新唐书·西域传上·吐谷浑》
主人佩珠百有八,珊瑚在冒凝光。
·龚自珍·《饮少宰至定九丈宅少宰命赋诗》
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
《战国策·韩策一》
上古穴居而野,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
《后汉书·舆服志下》
2.
古代殓尸的布囊,由上下两截合成。
亦指敛尸。
冒,缁质长与𫎭杀,掩足。
《仪礼·士丧礼》
六十制,七十制,八十月制,九十日,唯𫄛、衾、冒,死而后制。
《礼记·王制》
以囊其形曰冒,覆其形使人勿也。
《释名·释丧制》
舜葬零陵,葬冒以绀单衣。
·苏颋·《垅上记·绀单衣》
3.
覆盖;笼罩。
引申为掩护
日居月,下土是冒。
《诗·邶风·日月》
照沙屿,秋冒水
《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谢庄郊游〉》
晴光分渚曲,绿气冒原田。
·马戴·《题吴发原南居》诗
《琵琶》一书为讥王四而……何以知之?因“琵琶”二字有四“王”字冒其上,其寓意可知也。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
狄卒皆抽戈楯冒之,以卫师卫师免之。
《左传·成公二年》
4.
蒙住。
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
《周礼·考工记·韗人》
十曰陈车前矛,冒其目也。
《尉缭子·兵教下》
家人先大木,空其中,如鼓墣。儿于内,以大铁叶冒其端而之。
前蜀·朱希济·《妖妄传·周济川》
匹都重甲,冒面具,只露得四蹄地。
《水浒传》第一〇七回
截竹筒枚,各空其端,各以一面用皮冒之,封甚固。
《霞外屑·时事·顺风耳千里叫寄话筒即今德律风与电线》引清施山《露庵杂记》卷三
5.
包容;统括。
夫《易》,物成,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易·辞上》
之《易》也,子之《老》也,兵家之《》也,其道皆冒有,其心皆照宇宙。
·魏源·《孙子集注序》
6.
漫溢;淹没。
自古道之,水不冒城郭。
《汉书·王商传》
越之西皆海也,水怒防失,冒盆,隳白市,两县间荡为沧溟。
··《绍兴府新置二庄记》
惟白田最下,尝为水所冒。
·高启·《白田耕舍记》
7.
侵犯;冲犯。
且侵官,冒也;失官,慢也;局,也。有三罪焉,不可犯也。
《左传·成公十六年》
麋知罔,前而己也,因走而冒人。
《战国策·楚策三》
是岐下食善者三百人,晋军晋军
《史记·秦本纪》
为战车……行以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冒。
《新唐书·马燧传》
8.
违犯;冒犯。
参见“冒法”。
〔蒙〕遂自弃于磨山之中,至今冒。
《战国策·楚策一》
乎饕大名以冒道家之忌,短才而易哲所者哉!
·陆机·《豪士赋》序
氏初禁立碑,魏舒之亡,亦班列,而阮略既泯,故首冒科。
《文选·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
多暇,念嘉命不可以虚辱,冒不,撰成缮写呈上。
·秦观·《与苏公先生简》
9.
贸然;冒昧。
尔无于非
《书·顾命》
是以冒以累于执事,亦不自量已。
·韩愈·《为人求荐书》
夫事知其不可之,后难必矣。
《金史·梁襄传》
党中央办事,总是同地方商量,不同地方商量从来不冒下命令。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五
10.
假冒;冒充。
临晋籍少公素不知解,解冒,因求出
《史记·游侠列传》
大者桀冒禹,,幽冒文武,以傲天下。
·柳宗元·《永州铁炉步志》
杨继盛劾嵩十,内有子功一事。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
一个逃兵,一个瘪小子,就只那么一个瘪小子,不知打那儿发了顺水,冒得两杆盒子,回到家乡来避风。
沈从文·《新与旧·失业》
11.
顶着;不顾。
空拳,冒白刃。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是以敢冒其,而其忠。
三国 魏·曹植·《求自试表》
天人合,不而同,非臣之愚所敢蔽,冒死以
·韩愈·《请上尊号表》
〔那衙役〕没等火,冒着火去瞧那道士,那知他坐的地方了。
《红楼梦》第一〇四回
他所以冒着绝大的危险要回满洲,无非想看看他的父亲和母亲。
杨朔·《雪花飘在满洲》
12.
向外透;往上升。
白菘羔豚,冒土出蹯掌。
·苏轼·《雨后行菜圃》诗
池子正中有三股大泉,地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
《老残游记》第三回
有的屋顶上,已经在冒着炊烟了。
沙汀·《丁跛公》
13.
冒进。超过实际可能行事。
好、省我看没有那个人反对,就是一个多、一个快,人家不喜欢,有些同志叫“冒”了。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
14.
犹贪。
参见“冒色”。
食,冒于货贿
《左传·文公十八年》
厚人自薄,反让为冒。
·贾谊·《新书·道术》
〔横流溪〕俗亦泉,于财贿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耒水》
秀州生者,为录事,冒贿
·洪迈·《夷坚甲志·陈大录为犬》
15.
中医病症名。病者神智不清。
〔春〕太过则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疾。
《素问·玉机真藏论》
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
《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下〉》
16.
方言。没有。
不过你冒细细一想,在抗战以前这样子行不行?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十六
彭元帅,田里谷还冒抢回来,又喊咯个大办,那个大办,不搞还挨打挨骂。未必咯就是搞共产主义?
翟禹钟等《彭大将军回故乡》上
17.
方言。表示行为未经深思熟虑,或无把握。
刘:“娃子妈,你看这两个字,一个是学字,一个是习字,你说是不是?”妻:“这算你冒说冒猜碰上了,不算!”
马可·《夫妻识字》
燕燕姐!我给你敬个礼!不论行不行,冒跟我爹提一提,不行也不过是吹了吧?
赵树理·《登记·眼力》
18.
通“”。勉力。
我西土惟怙冒,闻于上帝。
《书·康诰》
冒,闻于上帝。
《书·君奭》
19.
通“”。妒忌。
参见“冒疾”。
君臣相少相……夫妻相冒。
《吕氏春秋·明理》
20.
同“”。玉制礼器。
天子冒四寸,以朝侯。
《周礼·考工记·玉人》
21.
通“”。菜蔬。
𬌝牛之腴,菜以蒲;肥狗之和,冒以山
《文选·枚乘〈七发〉》
22.
姓。明有冒政。见《明史》本传。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冒烟
  • 感冒
  • 冒险
  • 冒昧
  • 冒失
  • 冒犯
三字词
  • 冒失鬼
  • 冒风险
  • 冒尖户
  • 冒傻气
  • 冒金花
  • 冒不失
四字词
  • 火冒三丈
  • 冒名顶替
  • 不揣冒昧
  • 甘冒不韪
  • 冒冒失失
  • 假冒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