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引进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等。
  • 例词
    以卵击石
    以理服人
    以少胜多
  • 例句
    学生们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
2.
引进动作行为依据的方式、标准等。
  • 例词
    以貌取人
  • 例句
    我们要高标准要求自己,不能懈怠。
3.
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
  • 例句
    我国悠久的历史闻名于世。
4.
表示目的
5.
与某些词合用,表示时间、空间或数量的界限。
  • 例句
    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墟,现在已是高楼大厦。
6.
用于具有“给予”一类意义的动词或动宾短语后,引进动作行为给予的事物。
  • 例句
    我的邻居给我热心的帮助。
7.
于;在(时间)。
8.
跟“”相同。
9.
姓。
详细释义
1.
任用;使用;运用。
自今立政,其勿以𪫺人。
《书·立政》
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其刑(形)。
马王堆汉墓帛书《道原》
之以,和为贵
《礼记·儒行》
要,四方效。虚而待之,彼自以之。
《韩非子·扬权》
王者之德是以。叛惟武,携远
·张说·《故洛阳尉马府君碑》
2.
使。
忌〕乘小,好疾,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蟡者一身,其形若,其八尺,以其名呼之,可以取鱼鳖
《管子·水地》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管仲、晏子不足为与
《孟子·公孙丑上》
泠向秦王曰:“向欲以事王,使攻宋也。宋破,晋国危,安邑王之有也。”
《战国策·秦策一》
夫以疋夫射乘之主,其加精倍力,必石等。
·王充·《论衡·儒增》
3.
认为。
〔公〕告郈,郈以可,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瑀〕每燕言:“玄龄辈党盗权,若固然,特未反耳。”帝曰:“知臣莫若君。朕不明,宁顿懵臧否?”因解。瑀以帝有所偏信,帝久亦不平。
《新唐书·萧瑀传》
父大悦,以富媳必多妆奁,可增入。
·黄轩祖·《游梁琐记·易内奇案》
4.
及;连及。
九五,有孚如,富以其。象曰:有孚如,不富也。
《易·小畜》
余一人有罪,夫。
《国语·周语上》引《汤誓》
5.
缘故;原因;道理。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诗·邶风·旄丘》
子既悟,大怒,黜妻子,操戈逐儒生。宋人其以。
《列子·周穆王》
努力,年一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良有以也。
三国 魏·曹丕·《与吴质书》
6.
即;立即。详“以時”。
7.
代词。
何;何处。
于以采?南。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诗·召南·采𬞟》
爰居爰,爰。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诗·邶风·击鼓》
此;这。
旱,穆公召子而然,曰:“……吾欲暴巫而奚若?”曰:“天不雨,而望之愚人,以求之,毋乃已疏乎!”
《礼记·檀弓下》
梁孰与无河内急?”王曰:“梁急。”“梁孰与无身急?”王曰:“身急。”曰:“以三者,身,上也;河内,其下也。秦未索其下,而王效其上,可乎?
《战国策·魏策三》
8.
介词。
拿;用。
〔公子〕醒,以戈逐子犯。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以大器濡染也。
··《春渚纪闻·紫姑书大字》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鲁迅·《野草·题辞》
表示处置或主使。犹言带着、率领。
宫之奇以其族行。
《左传·僖公五年》
里克、邳欲内重耳,以三公子之徒作
《史记·晋世家》
妾以儿来逐妾,杀儿,焚之。
·冯梦龙·《智囊补·察智·于文传》
介绍论事的标准。犹言“以……论”;“论……”。
去疾不足;以公子坚长
《左传·宣公四年》
不以,立子以不以
《公羊传·隐公元年》
以位,子,君也;我,臣也;何敢君友也?以德,子事我者也,奚可以我友?
《孟子·万章下》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会张邈、宫以兖州反操,而迎吕布。
《后汉书·荀彧传》
城,日夜不得休息,民大惊扰,争居城中。男女昏,不以年。
·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归有光·《项脊轩志》
介绍具有的身份或资格。
将军苏建,杜陵人,以校尉从卫将军青,有功,平陵侯。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
《汉书·李广传》
初,唐绍仪以清内阁总理袁世凯代表,伍廷芳以民军议和代表,自十月二十八日,开议于上海英租界之市政厅。
钱基博·《辛亥南北议和别纪》
为。
所以事君,封疆社稷是以。
《左传·定公十年》
在;于。
其弟以千生,命之曰成
《左传·桓公二年》
神秀以神二年卒,士庶皆送葬。
《旧唐书·方伎传·神秀》
柔石,原名平复,姓赵,以一九〇一年生于浙江省台州宁海县的市门头。
鲁迅·《二心集·柔石小传》
自;从。
自古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亡者,好而不彰者也。
·王符·《潜夫论·遏利》
今以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汉书·西南夷传》
与;同。
主人以揖,先入。
《仪礼·乡射礼》
桓公以管仲伐莒,而人知之。
《韩诗外传》卷四
〔烈〕少本太学书生,学无,常以人谈论百家之言,博。
《太平广记》卷九引晋葛洪《神仙传·王烈》
9.
连词。
表并列,相当于“和”。
得妾以其子,无咎。
《易·鼎》
文王:“予怀明德,不大以色,不夏以革。”
《诗·大雅·皇矣》
〔季武子〕《常棣》之七章以卒。
《左传·襄公二十年》
表承接,相当于“而”。
秋,大熟,未,天大雷
《书·金縢》
治世之音安以,其政和;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礼记·乐记》
夫夷以近,则游至者少。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家有老母,必禀以行。
·吴骞·《扶风传信录》
表承接,相当于“则”。
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而以念,出罪吾
《国语·吴语》
故有道以御人,制于人。
《文子·上义》
表转折,相当于“却”。
少以犯,弱以侮强,忿怒不量力者,兵共之。
·刘向·《说苑·杂言》
尧无百户之郭,舜之地,以有天下。
《淮南子·论训》
因为;由于。
以救公之,遂失秦伯。
《左传·僖公十五年》
以不能取容世,故身不仕。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隋文帝以子秦孝王俊有疾,召名医许智藏。
·洪迈·《容斋三笔·奸鬼为人祸》
临末我还要记念镰田诚一君,他是内山书店的店员……三三年七月,以病在故乡去世。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
因而;因此。
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家以,都邑以成,庶民以生。
《礼记·缁衣》
南子惑淫,宋朝是彼蒯,使之出奔。悝母亦嬖,出入君,二,咸以身。
·刘向·《列女传·卫二乱女》
,上有所相,不可于众。君起居舍人李交章指摘,事以不行。
·韩愈·《唐故秘书少监独孤府君墓志铭》
每有大繇役及,梁以兵法部勒客子弟,以知其能,事。
·冯梦龙·《智囊补·兵智·项梁》
如;如果。
今郡守之,非特六卿之重也;地千里,非特巷之也;甲兵器械,非特棘矜之用也,以遭世之不可称讳也。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10.
助词。
在句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音节,不表义。
习习,以以雨。
《诗·邶风·谷风》
婉婉夫人,有籍宫。克承其,以嫁以婚。
·韩愈·《息国夫人墓志铭》
夫地有草木,天不雨露之,不能以生;月有光,日不照望之,不能以明。
·司马光·《功名论》
路旁多行人,一南一以北。南北遂分手,去去焉所
·顾炎武·《赠人》诗
表语气,用于句末,相当于“矣”。
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
《战国策·楚策四》
四欲之得也,在于胜理。理以治身,生全以。生全,则寿长矣。
《吕氏春秋·适音》
六月之,下七十城,皆以。
《七国春秋平话》卷中
用在单纯方位词前,组成合成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
自有生民以,未有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王下踞鞍而曰:“吾欲捐等弃之,共功者?”
《史记·留侯世家》
11.
通“”。
已经。
之者,吾以除之矣。
《国语·晋语四》
吾念十九入汝家,今以八十矣,凡生汝三男二女。
《北史·宇文护传》
乃知君子理身格物之道,自有本也,险难以萌而不之,宜其悔焉。
·苏舜钦·《答范资政书》
太;甚。
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宁之,及温而。其妻之,嬴曰:“以。《商》曰:‘沈渐刚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其不没乎!”
《左传·文公五年》
三月则吊,不以急乎?
《孟子·滕文公下》
人皆童子耳目明,神,余亦童子之出于等夷也。
·韩愈·《赠张童子序》
止。
宣王曰:“桓、文之事,可得乎?”孟子曰:“仲尼之徒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也。以,王乎?”
《孟子·梁惠王上》
谓不许;不同意。
必不悔,决绝
·枚乘·《七发》
12.
通“”。
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千里,特百里哉?
《战国策·楚策四》
季札使,至吴,阖闾以位,季札曰:“苟前君无废,社稷以奉,君也。吾怨乎?”
·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按古孝廉,唯有士。士恩经传无以也。
·应劭·《风俗通·过誉·南阳五世公》
13.
通“”。
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
《左传·成公十六年》
民春以力耕,暑以强耘,秋以收,冬间无事,以伐林而之。
《淮南子·人间训》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以后
  • 以为
  • 可以
  • 以前
  • 所以
  • 以往
三字词
  • 之所以
  • 以至于
  • 所以然
  • 无以为
  • 无以加
  • 满以为
四字词
  • 相濡以沫
  • 持之以恒
  • 全力以赴
  • 梦寐以求
  • 无言以对
  • 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