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用意;目的。
  • 例词
    言近旨远
    主旨
    宗旨
    旨趣
  • 例句
    这个会议在说明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2.
意旨,特指帝王的命令。
  • 例词
    圣旨
    抗旨
    奉旨
3.
味道美。
  • 例词
    旨酒
详细释义
1.
味美;美味。
君子有酒,旨且多。
《诗·小雅·鱼丽》
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礼记·学记》
夫君子之居,食旨不甘,闻乐
《论语·阳货》
旨擅碧,冬蕈味珍霜鵽。
南朝 宋·刘孝标·《山栖志》
2.
美;美好。
王曰:“旨哉!乃言惟服。”
《书·说命中》
人有旨疆土,今卜并吉。
《汉书·翟义传》
声誉于无穷,垂功烈而不刊,不亦旨哉!
·柳宗元·《与李睦州论服气书》
3.
意思;意义。
参见“旨遠”。
此旨,始可言文。
《宋书·谢灵运传论》
辱惠高而旨深,三四尚不能通,茫然增愧赧。
·韩愈·《答陈商书》
《西游记》,顾名思义是西天取经的故事,西行求经是小说的主旨。
何满子·《文学呈臆编·把艺术从社会学的框子里解放出来》
4.
意图;宗旨。
卜筮,告令蓍󰍍,神以耳口言。若己思念,神明胸腹之中知其旨。
·王充·《论衡·卜筮》
肃径迎之,到当阳长坂与备会,宣腾权旨。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史,善伺太祖旨。
《旧五代史·梁书·寇颜卿传》
旨,天下事,致殷勤之意。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吾今大疾呼,以宣布革命之旨天下。
·邹容·《革命军》第一章
5.
上级的命令;尊长的指示。
今承旨而之,是逆天心,府意也。
《后汉书·曹褒传》
清曰:“苟尔辈志不可则从吾所欲而致之,可乎?”皆曰:“愿闻尊旨。”
·薛用弱·《集异记·李清》
两个奉着知台旨,叫拿你父子二人。
《水浒传》第二二回
6.
皇帝的诏书、命令。
使录冤狱,行俗,振流民,奉使旨。
《汉书·孔光传》
太宗然念其功,即日有旨召赴,稍金吾将军江南之役,翰也。
·魏泰·《东轩笔录》卷一
奉旨: 袁树勋电奏悉。
《辛亥革命·广州新军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二年正月初四日军机处寄两广总督袁树勋电旨》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宗旨
  • 乐旨
  • 希旨
  • 旨味
  • 懿旨
  • 要旨
三字词
  • 青台旨
四字词
  • 言近旨远
  • 无关宏旨
  • 先意承旨
  • 辞微旨远
  • 假传圣旨
  • 言约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