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ài
常用释义
1.
事物的规律;道理。
  • 例词
    合情合理
    理屈词穷
    事理
    真理
  • 例句
    见到证据充足,嫌疑犯屈词穷,只好认罪了。
2.
特指自然科学或物理学。
3.
纹理,物质组织自然形成的条纹。
  • 例词
    肌理
    木理
4.
治理;管理;办。
  • 例词
    理财
    理家
    处理
    护理
5.
对别人的言行表示态度或意见。
  • 例词
    置之不理
    理睬
    搭理
  • 例句
    大家都在专心听老师讲课,没人睬窗外叽叽喳喳的小鸟。
6.
修理;整理;使整齐。
  • 例词
    理发
    清理
    整理
7.
姓。
详细释义
1.
治玉;雕琢。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韩非子·和氏》
玉未理者璞。
《战国策·秦策三》
石至,物莫能。唯羚羊角破之……今理珠者用此角。
·王谠·《唐语林·识鉴》
2.
治理;整理。
,禁民非曰
《易·辞下》
夫能理三苗、朝羽民……其惟心行者乎!
《淮南子·原道》
来无语理朝凝光。
后蜀·顾敻·《虞美人》词之二
好大,理着绳儿他那上腭子往前爬,爬到他鼻孔
《西游记》第七六回
琴理了理发鬓,说:“我该走了。”
巴金·《家》三
3.
谓治理得好,秩序安定。与“乱”相对。
事兄悌,故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官。
《孝经·广扬名》
人之所在,天下理焉。
《吕氏春秋·劝学》
属县剧贼令平守之,所至皆理。
《后汉书·刘平传》
法曲法曲舞《霓裳》,政和世理音洋洋。
·白居易·《法曲歌》
年之阗凑,州境大理。
·王谠·《唐语林·政事上》
4.
医治。
夫以德教除,是以粱肉理疾也。
《后汉书·崔传》
〔低光荷〕如玄珠,可以佩。花叶难萎,芬馥之里。食之令人口常香,益脉理病。
·王嘉·《拾遗记·前汉下》
5.
物质组织的纹路。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地理。
《易·辞上》
色理,以目
《荀子·正名》
是以如析薪,能破理。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6.
本性。
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而不能反躬,天理矣。
《礼记·乐记》
感往,理存。
南朝 宋·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诗
7.
道理;事理。
君子黄中通理。
《易·坤》
衡》细说,解世俗之疑,照是非之理,使后进晓见然否之分。
·王充·《论衡·对作》
〔景文〕美姿,好言理,少与陈谢庄齐名。
《宋书·王景文传》
是没理的事。因是小弟戏谑了他,他便取笑写来的。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他〕是个贤德的人,话多,也多在理上。
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二
8.
忠恕。参见“理直”。
9.
指容止或行动。
𪸩动乎内而民莫不承,理乎外而民莫不承
《史记·乐书》
10.
名分。
者,通理者也。
《礼记·乐记》
11.
法纪;法律。
先王寄理竹帛。
《韩非子·安危》
将军已下廷尉,使理正之。
《汉书·武帝纪》
度使而州之治,更二税法而租庸之理怀
·洪迈·《容斋随笔·佐命元臣》
12.
治理狱讼的官。
士景伯如楚,叔鱼摄理。
《左传·昭公十四年》
〔孟秋之月〕命理瞻、察……决讼狱,必端平。
《礼记·月令》
削去府理,豁然神空。
·王昌龄·《洛阳尉刘晏》诗
姑姑,您侄儿除授潭州理。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
初仕越州理,一矢下山
·顾炎武·《哭陈太仆子龙》诗
13.
掌刑狱的官署。
明主不,以为仆贰师,而李陵游,遂下理。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若遂致之理,情所未忍。可依制免庶人。
《晋书·蔡谟传》
王之遭在理,念太妃老,将惊而戚,出囚服就,入则拥笏垂,坦坦施施。
·韩愈·《曹成王碑》
14.
使者;媒人。
行理之命,月不至。
《左传·昭公十三年》
解佩𬙋言兮,吾令蹇理。
《楚辞·离骚》
15.
申诉;辩白。
子立乾,申子不自理,廉之害也。
《庄子·盗跖》
奉上疏理等,得免。
《后汉书·冯绲传》
下邽令笞外按小御史。公上疏理之,诏释下邽令。
·韩愈·《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
明年,元昊果反,禹逃京,上自理。
··《渑水燕谈录·谠论》
昨夜鬼扣山小生苦……要小生出身代告大人下,求理此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16.
犹顺。
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
《易·说卦》
稽(貉稽)大不理口。
《孟子·尽心下》
17.
辨别;理解。
锯齿不能咀嚼,箕口不能别味,榼耳不能理音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下》
18.
理睬。多用于否定。
高等反事,并逮治王……王母亦,告吏曰:“日得幸上,有子。”吏以,上方怒,未及理王母。
《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
虽见耻笑,余亦不理也。
·葛洪·《抱朴子·讥惑》
众亲友也有堂官的,他仰着不大理人,只拉着政的手笑着句寒温的
《红楼梦》第一〇五回
咱们虽然住在一条胡同里,可是平日啊我跟志芳都不大爱理你!
老舍·《女店员》第一幕
19.
温习;重提。
吾七岁时鲁灵光殿》,至今日,十年一理,忘。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明日卧,复梦理前言,再
·苏轼·《观宋复古画序》
我瞧着那些字也不要,就是那《女孝》也是容易念的。妈妈说我哄他,要二叔叔得空理理。
《红楼梦》第九二回
20.
奏起。
《雅》《》之音理而民正,噭之声兴而士郑卫之曲而心淫。
《史记·乐书》
理正,奏妙曲;《白雪》,《清角》。
三国 魏·嵇康·《琴赋》
屏理笙,中幽意起春情。
·卓英英·《理笙》诗
此夜深孤,我理一曲消遣咱。
·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
21.
通“”。
冬三月之病,在理已,草
《素问·阴阳类论》
22.
姓。商末有理徵。见《通志·氏族四》。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理”字右部件相同,均为“里”
全部
二字词
  • 理想
  • 护理
  • 理性
  • 理由
  • 管理
  • 代理
三字词
  • 无理数
  • 管理员
  • 大理寺
  • 心理学
  • 有理数
  • 总经理
四字词
  • 心安理得
  • 无理取闹
  • 强词夺理
  • 蛮不讲理
  • 理所当然
  • 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