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令人敬畏的气势;使人畏惧的力量。
  • 例词
    威震四海
    威风
    威信
    威力
    威严
    示威
2.
凭借威力震慑。
  • 例词
    威逼
    威吓
    威胁
  • 例句
    胁我不准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详细释义
1.
显示的使人畏惧慑服的力量。
引申为权势;权力。
民不畏威,大威至。
《老子》
有守,不同客,守有威,攻有利。
·韩愈·《黄家贼事宜状》
玄德乃容俯首拾曰:“一震之威,乃至此。”
《三国演义》第二一回
我跟陈掌柜的说不来,他发威,我就死顶他!
老舍·《女店员》第一幕第一场
威者,擅权势重者也。
《韩非子·人主》
孝建、泰始,主威独运,空置百司,不外假。
南朝 梁·沈约·《恩幸传论》
峘明日疏言:“宰相炎迫臣以威。臣之,则负陛下;不,即炎害臣。”
·韩愈·《顺宗实录三》
2.
尊严;威严。指表现出的使人敬畏的气势、态度。
有孚威如,吉。
《易·家人》
君子不重,不威,学则不固。
《论语·学而》
入居为军,脱下威,士心益
·韩愈·《刘统军碑》
他不怒自然威,我人也心悸。
·李渔·《怜香伴·闻试》
无私功自高,不矜威益重。
·《梅园青松·周总理挽诗》
3.
武力。
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可隳。
《孙子·九地》
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而侯朝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之隙,曜威中原。
《文选·张衡〈东京赋〉》
古名,何以加兹……习于威暴之事,而斗战之危也哉。
·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
4.
震慑,使知畏惧而服从。
弦木弧,剡木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易·辞下》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耳。”
《史记·陈涉世家》
建德既初董,欲立奇功以威群贼
《旧唐书·窦建德传》
这是所以威民,也所以除奸的。
鲁迅·《南腔北调集·偶成》
5.
胁迫;欺凌。
予迓乃命于天,予汝威?用奉畜汝
《书·盘庚中》
威人者,服者昌。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纲维,督徒勤,威以刺骨之刑,金之不可得也。
·刘肃·《大唐新语·著述》
士欲威以兵,蕃人所,遁
·魏源·《圣武记》卷五
6.
指刑罚;惩罚。
谓轻法?其少而威薄,淫道不塞之也……故其少,则听利也;威薄,犯者不害也。
《商君书·外内》
是故先王之制刑法也,非好人肌寿命者也,乃以威奸惩恶除民害也。
·王符·《潜夫论·述赦》
吾今先威以法,法行知恩;限之以爵,爵加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五》
7.
畏惧;敬畏。
栾书实覆宗,弑公以厚其家,若灭栾氏,民威矣。
《国语·晋语八》
儒衣而武弁者,人望而畏之,是威其德也。
·司空图·《题东汉传后》
夫法清,而人威;法乱则,而人玩。
·何景明·《何子·法行》
8.
德;功德。
有殷嗣天,威。
《书·君奭》
嬴取威兮,姜本支虖三止。
《汉书·叙传上》
公既平广固,复灭卢循,盖终古,勋无与二,如此大威,人分之。
《宋书·王诞传》
9.
法则;仪则。
亦指以某一事物为法则进行统一或指挥。
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诗·周颂·有客》
天地之生物也以人,故其可食者以,其可威者以容服,之所为兴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象》
夫鼙鼓金,所以威耳;旌旗麾,所以威目;禁令刑,所以威心。耳威于声,不可不清;目威色,不可不明;心威形,不可不
《吴子·论将》
10.
通“”。指弓中央弯曲处。
夫角之中,恒弓之畏
《周礼·考工记·弓人》
11.
指丈夫的母亲。参见“威姑”。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威胁
  • 威慑
  • 威信
  • 权威
  • 威武
  • 威逼
三字词
  • 威士忌
  • 杀威棒
  • 权威性
  • 核威慑
  • 喊堂威
  • 耍威风
四字词
  • 威风凛凛
  • 狐假虎威
  • 耀武扬威
  • 八面威风
  • 作威作福
  • 威武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