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
厉
lì
lài
常用释义
1.
形
猛烈;严肃。
例词
雷厉风行
声色俱厉
例句
他行事雷
厉
风行,从不拖拖拉拉。
2.
形
严格。
例词
厉行
例句
我们要
厉
行节约,不要铺张浪费。
3.
名
姓。
4.
古又同“
砺
”、“
癞
”。
详细释义
简
繁
1.
“礪”的古字。粗磨石。
涉渭
为乱
,取
厉
取
锻
。
《诗·大雅·公刘》
厉
,本又作
砺
。
陆德明
·
《经典释文》
使河如
带
,泰山若
厉
。
注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瑊
𤨙
玄
厉
,碝石
珷玞
。
注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
2.
磨砺。
胜
自
厉剑
。
《左传·哀公十六年》
钝
金必
将
待
砻厉
然
后
利。
注
《荀子·性恶》
饥鹰厉
吻,寒
鸱吓雏
。
南朝 宋
·
鲍照
·
《芜城赋》
宫
墙
高五仞,其
坚
可以
厉
刀斧。
宋
·
孔平仲
·
《续世说·汰侈》
厉
刃起相向,俎醢何足
论
。
明
·
黄克晦
·
《立马古城下》诗
3.
揣摩;钻研。
厉
于廊
庙
之上,以
诛
其事。
注
《孙子·九地》
固
尝钻厉
求
学
,而一
经
不治。
南朝 梁
·
任昉
·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
4.
操练;整饬。
选厉锐
卒,慎
无
使
顾
。
《墨子·杂守》
周文帝
军
出函谷,景
与
高昂
议
整旅
厉
卒,以待其至。
《北齐书·莫多娄贷文传》
穰苴
斩贵
臣以
肃军
,
孙
武
斩宠
姬以
厉
女戎。
清
·
魏源
·
《圣武记》卷十四
5.
“勵”的古字。劝勉。
1
亦指讽劝。
宗子
阳与闾
丘明相
厉
也。
注
《左传·哀公十一年》
太常
议
,予博士弟子,崇
乡
里之化,以
厉贤
材焉。
《汉书·儒林传序》
其操
义风
概,有以
厉
天下。
宋
·
曾巩
·
《虞部郎中戚公墓志铭》
其教人也,以
浚
知慧,
练体
力,
厉
德行三者
为
之
纲
。
严复
·
《原强》
卫
女
矫
桓,耳忘和音
注
《文选·张华〈女史箴〉》
莽召明
礼
少府宗伯
凤
入
说为
人
后
之
谊
,白令公卿、
将军
、侍中、朝臣
并听
,欲以内
厉
天子而外塞百姓之
议
。
注
《资治通鉴·汉平帝元始三年》
6.
振奋。
兵弱而士不
厉
,
则战
不
胜
而守不固。
《管子·七法》
然志愈
厉
,
气
不少衰。
金
·
王若虚
·
《李仲和墓碣铭》
7.
指鞭打、扬(鞭)。
羽檄
从
北
来
,
厉马
登高
堤
。
三国 魏
·
曹植
·
《白马篇》
造父亡
辔
,
马颠于
跬;庸人
厉
策,
马为尽
力。
宋
·
宋祁
·
《宋景文杂说》
8.
振(翅);奋起。
归鸟
赴
乔
林,翩翩
厉
羽翼。
三国 魏
·
曹植
·
《赠白马王彪》诗
雍雍
鸣
雁,
厉
翼北游。
三国
·
魏嵇康
·
《幽愤诗》
9.
疾飞;疾驰。
鹰
隼横
厉
,
鸾
俳佪兮!
注
《汉书·息夫躬传》
狗
马
角逐,
鹰鹯竞鸷
,
骁骑
旁佐,
轻车
横
厉
,相
与陆
梁,聿皇于中原。
《后汉书·马融传》
方
轨
策良
马
,
并驱厉
中原。
汉
·
王粲
·
《杂诗》之一
亲
奉成
规
,
棱
威遐
厉
。
晋
·
潘岳
·
《关中诗》
10.
踊起;飞升;到达。
五沙之
状
,粟焉如屑
尘厉
。
注
《管子·地员》
声
激越,謍
厉
天。
汉
·
班固
·
《西都赋》
神
厉
九霄,志凌千
载
。
北齐
·
颜之推
·
《颜氏家训·文章》
非若
梦为鸟
而
厉
乎天,
觉则鸟与
天俱失也。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自序》
11.
威猛;猛烈;激烈。
1
参见“厲服”、“厲飾”。
与
其素
厉
,
宁为无
勇。
注
《左传·定公十二年》
凉风厉
,白露凝,微霜
结
。
晋
·
左思
·
《蜀都赋》
知死不失名,得猛
厉
也。
唐
·
韩愈
·
《张君墓志铭》
少
时壮
且
厉
,猛
气冲长缨
。
傅
敷
·
《辛亥夏日述怀》诗
12.
谓声音高而急。
激朗清
厉
,隋光之介也。
汉
·
马融
·
《长笛赋》
超
长
吟以永慕兮,
声
哀
厉
而
弥长
。
三国 魏
·
曹植
·
《洛神赋》
鸣蝉厉
寒音,
时
菊耀秋
华
。
注
《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
佐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
楼
理
咏
,音
调
始遒,
闻
函道中有屐
声
甚
厉
。
宋
·
吕祖谦
·
《卧游录》
翠
云
秋
鸿
同至
观灯
,
与
二
妇
人
并
坐,
谈
甚
乐
,俄
闻
户外人
声
甚
厉
,不悦而去。
清
·
吴骞
·
《扶风传信录》
13.
高。
1
参见“厲高”。
然主上
犹
以沈恩之未
广
,
惧声
教之未
厉
,采英奇
于
仄陋,宣皇明
于𪨷
穴。
注
《文选·曹植〈七启〉》
樊姬感
庄
,不食
鲜
禽;
卫
女
矫
桓,耳忘和音;志
厉义
高,而二主易心。
晋
·
张华
·
《女史箴》
梁
维
西南屏,山
厉
水刻屈。
唐
·
韩愈
·
《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其末咸有见及语樊封以示愈依赋十四韵以献》
14.
严肃;严厉。
子温而
厉
,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述而》
行峻而言
厉
,心醇而
气
和。
唐
·
韩愈
·
《答尉迟生书》
颠当惧
,
释
口投地。嫦娥又
厉责
之,
众
不解。
清
·
蒲松龄
·
《聊斋志异·嫦娥》
15.
危险。
君子
终
日乾乾,夕惕若
厉
,
无
咎。
注
《易·乾》
怵惕惟
厉
,中夜以
兴
,思免厥愆。
《尚书·
冋
命》
逾
年即位,
厉
也。
注
《
谷
梁传·定公元年》
俯
首
顿
膝,
忧
愧若
厉
。
晋
·
陆机
·
《谢平原内史表》
16.
虐害;欺压。
予罔
厉杀
人。
《书·梓材》
长
吏
厉诸
小吏,小吏
厉诸
百姓。
汉
·
桓宽
·
《盐铁论·疾贪》
故官常以民
为难
治,民常以官
为厉
己。
宋
·
陈亮
·
《四弊》
用此法以
赡军
,亦不
厉
民也。
清
·
俞正燮
·
《癸巳存稿·宋景定公田说》
17.
灾祸;祸患。
孔填不
宁
,降此大
厉
。
《诗·大雅·瞻卬》
有水旱
灾厉
,
则
牧守各
随
其界内祈
谒
,其祭皆用牲。
《魏书·礼志一》
四海清晏,天何遽降大
厉
!
《续资治通鉴·元仁宗延
佑
七年》
年成总不似以前好,其大原因,就在洋鬼子之为厉。
李劼人
·
《死水微澜》第二部八
18.
病灾;瘟疫。
1
亦指染疫而死。
盗贼
公行,而夭
厉
不戒。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至如近
数
年
来
丁戊之
间
,
举国
慕西
学
若
膻
;己庚之
间
,
举国
避西
学
若
厉
。
梁启超
·
《论自由》
旱札,苗死,民
厉
。
注
《管子·五行》
森木
苍
乾,毛
虫乃厉
。
注
《素问·至真要大论》
19.
指病人。
古之侵伐者,不
斩
祀,不
杀厉
,不
获
二毛。
《礼记·檀弓下》
20.
恶鬼。
晋
侯
梦
大
厉
,被
发
及地,搏膺而踊。
《左传·成公十年》
尔
乃卒
岁
大
傩
,
殴
除
群厉
。
汉
·
张衡
·
《东京赋》
既而有若女
厉
者
进谢
廷中,如光妻云。
《新唐书·李景略传》
继
妻本不肯服石,吾痛捶使
咽尽
,殁
后惧为厉
,又
贿
巫
斩
殃。
清
·
纪昀
·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
21.
恶。
设
之以
国
家之患而不疚,退
问
之其
乡
,以
观
其所能,而
无
大
厉
,升以
为
上卿之
赞
。
注
《国语·齐语》
则
惟上帝鬼神,降之罪
厉
之
祸罚
而
弃
之。
《墨子·节葬下》
虺,虫之
厉
者也,而仲虺
为
良臣……
灭恶征
也。
明
·
方孝孺
·
《王子文字解》
22.
谥号。
所以
从
先君
于祢庙
者,
请为灵
若
厉
。
注
《左传·襄公十三年》
暴其民甚,
则
身弑
国
亡;不甚,
则
身危
国
削,名之曰“幽”“
厉
”。
《孟子·离娄上》
暴虐
无亲
曰
厉
。
汉
·
蔡邕
·
《独断》
23.
祭无人祭祀之鬼。
1
参阅《礼记·祭法》。
固
尝从
事
于厉
。
注
《墨子·明鬼下》
24.
河水深及腰部,可以涉过之处。
1
亦指涉水。
2
参见“厲揭”。
有狐
绥绥
,在彼淇
厉
。
注
《诗·卫风·有狐》
血冲天
车
,不可以
厉
。
战国 楚
·
宋玉
·
《大言赋》
南凌
长
阜,北
厉
清渠。
三国 魏
·
嵇康
·
《赠秀才入军》诗
高山不
难
越,
浅
水何足
厉
。
宋
·
苏轼
·
《和桃花源诗》
七十二王文字古,横
厉
泗水拜尼甫。
王国维
·
《海上送日本内藤博士》诗
25.
指桥。
按段
国
《沙州
记
》:吐谷
浑
于河上作
桥
,
谓
之河
厉
。
北魏
·
郦道元
·
《水经注·河水二》
26.
藩界。
帅
其
属
而巡墓
厉
。
注
《周礼·春官·墓大夫》
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
为
之
厉
,而
为
之守禁。
注
《地官·山虞》
27.
裁减。
初
献
六羽,始
厉乐
矣。
注
《
谷
梁传·隐公五年》
28.
腰带下垂貌。
彼都人士,垂
带
而
厉
。
注
《诗·小雅·都人士》
29.
拴;系。
众
因
组
衣
断
蔓,
厉
其腰肋出之。
唐
·
段成式
·
《酉阳杂俎·支诺皋中》
30.
方言。犹瞪。
陈文雄拿眼睛厉了他一眼。
欧阳山
·
《柳暗花明》八六
31.
月在戊曰厉。参见“厲皋”。
32.
姓。汉有义阳侯厉温敦。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厉》。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厉”字左上部件相同,均为“厂”
全部
厂
仄
历
厄
厅
厍
厌
压
厔
厇
厈
厎
厏
厐
厑
厒
厓
二字词
厉害
严厉
凌厉
厉行
厉爽
凶厉
三字词
厉山氏
四字词
雷厉风行
再接再厉
色厉内荏
厉兵秣马
秣马厉兵
声色俱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