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
吏
常用释义
1.
名
古代官员的通称。
例词
封疆大吏
官吏
例句
他一上任就严惩了那些酷
吏
赃官,整治了官场。
2.
名
特指小官或差役。
例词
刀笔吏
胥吏
狱吏
例句
这部历史剧中的胥
吏
形象非常鲜明。
3.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古代对官员的通称。
王使委
于
三吏。
注
《左传·成公二年》
王乃使司徒咸戒公卿、百吏、庶民。
注
《国语·周语上》
汲黯
谓
武帝曰:“陛下用吏,如
积
薪矣,
后来
者居上。”
汉
·
王充
·
《论衡·状留》
臣
闻为国
者,皆患吏之
贪
,而不知去
贪
之道也;皆欲吏之清,而不知致清之由也。
唐
·
白居易
·
《使官吏清廉策》
吏能奉法令、治
狱讼
、督
赋敛
而已,
导
和
气
,致
丰
年,
则
力不能德不及也。
宋
·
曾巩
·
《邪溪谢雨文》
2.
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
君既
为
府吏,守
节
情不移。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唐
·
杜甫
·
《石壕吏》诗
原
来
故宋
时
,
为
官容易,做吏最
难
。
《水浒传》第二二回
3.
治理;为官。
1
亦指使为官。
夫吏者,理也。
《汉书·王莽传下》
吾友吏兹邑,亦
尝怀
宓公。
唐
·
高
适
·
《观李九少府翥树宓子贱神祠碑》诗
君吏桃州尚奇
迹
,桃州
采
得桃花石。
唐
·
皎然
·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诗
若欲吏之,真
将
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
《后汉书·逸民传·法真》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吏”字部件相同,均为“史”
全部
史
二字词
吏部
酷吏
胥吏
官吏
吏治
吏胥
三字词
漆园吏
文法吏
司职吏
香案吏
神仙吏
田部吏
四字词
封疆大吏
门生故吏
削木为吏
一行作吏
刻木为吏
锻炼之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