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ǎo
zháo
常用释义
1.
跳蚤,昆虫,身小,无翅,脚长,善跳跃,寄生在人和动物身上,吸食血液,能传播疾病。俗称虼(gè)蚤。
详细释义
1.
亦作“𧎇”“𧒮”。跳蚤。又名虼蚤。赤褐色,善跳跃。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身上,吸血液,是传染鼠疫、斑疹伤寒等病的媒介。
参见“虼蚤”。
鸱鸺夜撮蚤,察毫末。
《庄子·秋水》
怀得蚤,所愿失道。
·焦赣·《易林·坤之渐》
蚤,也。黑色善跳。俗云:生汗垢,蚤生灰。亦有雌雄,雄小雌大。或曰布谷所吐,如蚊母之吐蚊也。故三月蚤多,至四五月衰。
·彭大翼·《山堂肆考·昆虫三·蚤》
夏天近了,将有三虫:蚤,蚊,蝇。
鲁迅·《华盖集·夏三虫》
2.
幸亏。
僧了和尚,昨日被士魔障了一日。蚤是僧,若是第二,怎生是好。
·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
3.
通“”。
朝;早晨。
二之日冰冲冲,三之日于凌,四之日其蚤,羔祭韭。
《诗·豳风·七月》
常山之,河汝之,蚤生而晚,五之所蕃孰也,四而五
《管子·治国》
绛蜡夜深催草,紫泥春蚤宣麻。
·贡师泰·《送寿宏毅应奉赴兴国路经历》诗
已晚,路上虞。相公千金之,不如小房夜,明日蚤行。
《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
指时间在先的。和“遲”相对。
反其,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焉!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正月,有司蚤建太子,所以尊宗也。
《汉书·文帝纪》
蚤春先绿,菘肥秋末黄。
·元好问·《洛阳高少府瀍阳后庵》诗之三
卧榻之旁,容若鼾睡……江《徙戎》,烛于几,先以羽毛既,不至破人之天下不已。
·夏燮·《中西纪事·猾夏之渐》
4.
见“蚤休”。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沙蚤
  • 水蚤
  • 蚤休
  • 狗蚤
  • 蚤死
  • 蚤夭
三字词
  • 虼蚤性
  • 这蚤晚
四字词
  • 口中蚤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