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背(bēi)。
  • 例词
    负荆请罪
2.
承担;担任。
  • 例词
    负责
    担负
    肩负
  • 例句
    我们肩着振兴中华的使命。
3.
承担的任务或责任。
  • 例词
    如释重负
  • 例句
    从考场出来后,他如释重,开心地往家里走去。
4.
遭受。
  • 例词
    负伤
5.
享有;具有。
  • 例词
    久负盛名
6.
欠(钱)。
  • 近义
7.
违背;背弃。
  • 例词
    忘恩负义
    辜负
8.
倚靠;依仗。
  • 例词
    负隅顽抗
    自负
9.
失败。
  • 近义
  • 反义
10.
自然科学中指小于零的或得到电子的。
  • 反义
  • 例词
    负电
    负极
    负数
11.
姓。
详细释义
1.
以背载物。
思,何蓑何笠,或
《诗·小雅·无羊》
吾欲汝去,毛羽何摧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艳歌何尝行》
早饭后负鸿儿出,步至前山下。
郭沫若·《归去来·浪花十日》
2.
承受;担负。
也不厚,大翼也力。
《庄子·逍遥游》
横草功,虚雨露恩。
·李白·《书情题蔡舍人雄》诗
他觉得,以他那样的藐躬,负起生活的重担,实在是毫无意义的。
茅盾·《色盲》
3.
谓加;使承受。
上之法制者,必
《管子·法禁》
夫楚兵虽强,天下之以不之名,以其背明杀义帝也。
《汉书·英布传》
4.
所背之物;所承担者。
昭公出奔,民如
梁传·昭公二十九年》
故任益隆者益重,位益高者益深。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调整税收,酌量减轻民负。
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5.
抱持。
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
《荀子·不苟》
子而登之不祥,其一人
《淮南子·说林训》
6.
抱有;享有。
之行,长无乡曲之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故交奇才,逸包謇
·王昌龄·《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诗
徐特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一位素负声望的老革命家和杰出的教育家。
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徐特立文集〉前言》
7.
遭受;蒙受。
参见“負恥”、“負辱”。
一世之然未
·陈亮·《又乙巳春书之一》
8.
连累;拖累。
一人失及郡,此人力之可致也。
《晋书·束传》
9.
依;倚靠。
西面坐,命󰍍,授卜人󰍍,负东扉。
《仪礼·士丧礼》
郢州某山,十方僧建立招提寺,萦负郊原,面城雉,枕倚壑,吐纳烟云
南朝·梁简文帝·《为人作造寺疏》
10.
依恃;凭借。
齐环怙恃其庶。
《左传·襄公十八年》
己才,相贺简择精。
·韩愈·《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诗
往往一二獍,其窟穴,草窃为奸者。
·冯梦龙·《智囊补·兵智·凯口囤》
11.
背弃;辜负。
秦之日,太子为粪矣!
《战国策·秦策五》
负项梁,不肯助楚攻秦,故不得王。
《汉书·田儋传》
客,意重百金
·陈与义·《夏日集葆真池上以绿阴昼生静赋诗得静字》
春天的主人,不负春光好。
郭小川·《春暖花开》诗
12.
反背。
参见“負手”。
安老要看看头场的文章有望望;又愁他出得晚,升今日断赶不回,只落得一趟一趟的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
吴荪甫负着手踱方步,心里不住地这样想。
茅盾·《子夜》七
13.
战败;失败。
不知彼而知己,一
《孙子·谋攻》
屈人者克,自屈者
·扬雄·《法言·重黎》
今古战场谁胜负山川?
·杨万里·《舟过扬子桥远望》诗
曼西尼在拳击生涯中仅负一场。
《新民晚报》1984.1.26
14.
亏欠;拖欠。
采山重殿,赀啬夫一甲,佐一盾;三比殿,赀啬夫二甲而法()。殿而不负费,勿
·《秦律杂抄》
举骄奢,以作淫侈,高,不肯偿责
·王符·《潜夫论·断讼》
罪吏九百人,脱其桎梏,耒耜牛,使耕其傍便近地,以
·韩愈·《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
一身逋酒,山悔上
·陆游·《杂兴》诗之四
15.
债务。
若急,终无,上则为君好利不士民,下上抵之名,非所以士民彰君也。
《史记·孟尝君列传》
此印藏潘德比部家,定庵荒博,以此矣。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
16.
赔偿;补偿。
宋之富止子者,人争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毁之,其百金,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
《韩非子·说林下》
组练去如泥,尺土百夫。
·杜甫·《遣怀》诗
17.
罪责;过失。
王有背之名,杀义帝之
《汉书·郦食其传》
此先都之灵兽,因何而罹殃。
·陈子昂·《麈尾赋》
今其身名凋嗣零落,使臣不言,臣
·岳飞·《乞以明堂恩补张所男宗本奏》
18.
惭愧;抱愧。
参见“負負”。
敖〕离众远去,得道之效,惭于乡里,负于论议
·王充·《论衡·道虚》
19.
忧虑。
自牛疫已少,良由吏教未至,刺史二千石不以为负
《后汉书·章帝纪》
在位不以选举为忧,督察不以发觉为负,非州郡也。
《和帝纪》
20.
。游水;泅水。参见“負流”。
21.
古制丧服的一部分。指披在肩背上的粗麻片。
广于适寸。
《仪礼·丧服》
22.
中医术语。指称脉象相互克贼。
明、少合病,必下利,其脉不为顺也;者失也。互相克,名为负也。
《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合病并病〉》
23.
古代天文术语。
青赤如小半晕状,在日上为负者得地喜。
《晋书·天文志中》
24.
与“”相对。数学上指小于零的;物理学上指得到电子的。
又如:负数;负极。
这会儿又埋头专心地弄什么负氧离子发生器。
金平·《停电》
25.
通“”。
绝声弃知,民利百
·《老子·道经》
人相攻不相兼,兵不相,不能取
·王充·《论衡·顺鼓》
26.
通“”。敲打。
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德而立矣,又奚杰杰然揭仁,若建鼓而求亡子者邪?
《庄子·天运》
27.
通“”。孵育。
螟蛉有子,蜾蠃之。
《诗·小雅·小宛》
28.
通“”。老妇人。
曲沃者,魏大夫如耳母也。
·刘向·《列女传·魏曲沃负》
好酒及色。常王媪、武负贳酒。
《汉书·高帝纪上》
29.
通“”。
顾无筏,奴背而涉。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自负
  • 负担
  • 胜负
  • 辜负
  • 肩负
  • 背负
三字词
  • 负离子
  • 负罪感
  • 负增长
  • 负责人
  • 超负荷
  • 负利率
四字词
  • 不负众望
  • 负荆请罪
  • 忘恩负义
  • 如释重负
  • 忍辱负重
  • 负隅顽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