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
常用释义
1.
柏树,常绿乔木,叶鳞片状,果实球形,木质坚硬,是建筑和制造家具的优良用材。
  • 例句
    宽阔的道路两旁种满了绿油油的树。
    古老的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
2.
姓。
详细释义
1.
柏科植物的通称。有侧柏、圆柏、刺柏、台湾扁柏、福建柏等多种。常绿乔木或灌木。叶小,鳞片形。果实卵形或圆球形。性耐寒,经冬不凋。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造船等用。
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椿、栝、柏。
《书·禹贡》
〔建初〕四年,甘露下泉陵、零陵、洮、始安、冷道五,榆、、梅、李,皆洽薄(溥)。
·王充·《论衡·验符》
竹柏心而同,金玉殊而皆也。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
孔明前有老柏,柯如青根如石。
·杜甫·《古柏行》
柏有数种,入惟取扁而生者。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柏》
绮罗幕后送飞光,柏栗丛边作道场。
鲁迅·《集外集拾遗·〈秋夜有感〉诗》
2.
指柏叶。
虱处头而黑,麝食柏而香。
《文选·嵇康〈养生论〉》
摘花不插,采柏盈掬。
·杜甫·《佳人》诗
3.
特指柏台。
俱蟠使下之,俱擅乙中之二。
·黄滔·《祭陈侍御》
4.
古国名。参见“柏國”。
5.
通“”。
大。
柏,伯也,大也。
《释名·释车》
柏,鞠也。
《说文·木部》
古代官、爵名。
令柏巡氓,家室不能者,予之金。
《晏子春秋·谏上五》
河宗之子䣙柏絮。
《穆天子传》卷一
6.
通“”。
参见“柏席”。
薜荔柏兮蕙荪桡旌。
《楚辞·九歌·湘君》
7.
通“”。逼近;贴近。
吾山平兮野溢,兮柏冬日。
《史记·河渠书》
8.
姓。汉有柏始昌。见《汉书·西南夷传》。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柏”字右部件相同,均为“白”
全部
二字词
  • 翠柏
  • 柏油
  • 松柏
  • 柏树
  • 侧柏
  • 竹柏
三字词
  • 柏油路
  • 柏子香
  • 石刁柏
  • 桐柏宫
  • 柏梁体
  • 柏林寺
四字词
  • 苍松翠柏
  • 岁寒松柏
  • 松柏后凋
  • 松柏之茂
  • 贞松劲柏
  • 餐松啖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