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速度低;延续的时间长。
  • 近义
  • 反义
  • 例词
    慢条斯理
    慢车
    慢走
  • 例句
    他做事吞吞的,适应不了外企的快节奏,不久就辞职了。
2.
对人没有礼貌。
  • 例词
    慢待
    傲慢
    怠慢
  • 例句
    这个人经常板着一副傲的面孔,十分令人反感。
3.
从缓。
4.
莫;不要。
5.
姓。
详细释义
1.
轻忽;怠忽。
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
《书·咸有一德》
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堤之始穴尺寸,慢不省,积岁月大矣。
··《绍兴府新置二庄记》
街上了三五日,不消耗,林也自心下慢了。
《水浒传》第十回
2.
骄傲;怠慢。
上慢下暴,思伐之矣。
《易·辞上》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如呼小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
如按,不得慢陶
·杜甫·《东津送韦讽》诗
前日卒有慢,不曾备细请教得士大名,伏乞示。
《初刻拍案惊奇》卷八
我去家日久,今始,何慢我耶?
·东轩主人·《述异记·孝廉魂归》
3.
缓行;缓慢。
引申指趋于和缓、从缓。
慢忌,叔罕忌。
《诗·郑风·大叔于田》
性急却棋上慢,身未免中忙。
·李洞·《送包处士》诗
一路紧赶紧走,慢慢行,一直的至一座大跟前。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
走得像牛那么慢。
张天翼·《报复》一
雪大的……等雪慢再行也。
·高文秀·范叔》第三折
且慢着他差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
4.
不坚实;松弛。
工事苦慢,作淫巧,必行其罪。
《淮南子·时则》
来轻步出房,髻慢猖狂。
后蜀·毛熙震·《南歌子》词
辈传书,多用鄂州蒲圻县纸,云厚薄慢皆得中。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
君不布袋盛米,放倒即慢。
·冯梦龙·《古今谭概·癖嗜·耽饮》
5.
简略;闲散。
其大如慢,小
《孔子家语·儒行》
尉,不比博士慢。
·韩愈·《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
莫嫌工部官曹慢,杜甫才名是外郎。
·王禹·《制除工部郎中出内署》诗
6.
放松;无节制。
界不正,井田不禄不平,是故暴君吏必慢其界。
《孟子·滕文公上》
为国者,而刑不慢。赏过则惧及淫人,刑慢则惧及君子。
《吕氏春秋·开春》
7.
生疏。
清原只有石打的本事,法上却慢。
《水浒传》第七九回
8.
杂曲曲调名。
参见“慢曲”。
慢字为乐曲名。陈后:“吴吟未至慢,楚不假些。”任注云:“慢南朝慢,如徐庾之作。”余此解是也,但未原其始。《乐记》云:“宫商角羽,五者皆迭相陵,之慢。”又曰:“郑卫之音,世之音也,比于慢矣。”宋有《声声慢》、《石州慢》。
·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二
9.
用同“”。妩媚;美好。
粉融红腻莲脸动双波慢。
后蜀·阎选·《虞美人》词
慢笑盈盈,相看限情。
南唐·李煜·《菩萨蛮》词
10.
用同“”、“”。
任由;徒然。
空寒雨慢霏霏,去路翠微。
前蜀·韦庄·《途中望雨怀归》诗
恨玉容不英慢好,何人比。
·周邦彦·《水龙吟·梨花》词
游袅玉鞭,慢教人暗卜金
·阚志学·《赏花时》套曲
隐瞒。
慢不天地神明,说来的咒誓
·侯克中·《醉花阴》套曲
11.
通“”。涂抹。
郢人慢其鼻端,若翼,使匠石斲之。
《庄子·徐无鬼》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慢”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曼”
全部
二字词
  • 慢慢
  • 缓慢
  • 傲慢
  • 慢性
  • 慢待
  • 慢火
三字词
  • 慢腾腾
  • 声声慢
  • 扬州慢
  • 慢悠悠
  • 慢吞吞
  • 慢性子
四字词
  • 慢条斯理
  • 傲慢无礼
  • 慢藏诲盗
  • 慢慢腾腾
  • 细嚼慢咽
  • 不紧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