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饿。
  • 反义
  • 例词
    饥寒交迫
    如饥似渴
    饥饿
  • 例句
    工作了一整天后,他感到肠辘辘。
2.
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
  • 例词
    饥荒
    饥馑
详细释义
1.
年成很差或颗粒无收。
古书中亦特指两种谷物不收或五种谷物不登。
丧饥馑伐四
《诗·小雅·雨无正》
因其伐之,可有大功。
《史记·秦本纪》
泉州,州民谢应瑞自出私四十余万籴米,以赈乡井。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六年》
不升。一不升,二不升,三不升,四不升之康,五不升之大侵。
梁传·襄公二十四年》
不收,二不收之旱,三不收之凶,四不收,五不收
《墨子·七患》
2.
通“”。肚子吃不饱;飢饿。
百刺以一刺以刀;一引重,久持一月一旬饿
《淮南子·说山》
知我六案这几年,也曾在喉中夺饭吃,冻尸上剥衣穿,便早死呵不敢怨天。
·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
吉甫道:“二位少老和蘧少爷来,想是了。”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3.
姓。殷之後有饥氏。见《左传·定公四年》。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形近字
与“饥”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几”
全部
二字词
  • 饥荒
  • 饥寒
  • 饥饿
  • 朝饥
  • 饥馑
  • 调饥
三字词
  • 闹饥荒
  • 拉饥荒
  • 打饥荒
  • 背饥荒
  • 饥饿线
  • 凤凰饥
四字词
  • 饥不择食
  • 画饼充饥
  • 饥肠辘辘
  • 如饥似渴
  • 啼饥号寒
  • 饥寒交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