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椽子,安放在檩条上支架屋面板和瓦片的长木条。
详细释义
1.
椽子。
也比喻特大的笔杆。
宋人以侯伐……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
《左传·桓公十四年》
茅屋采椽,是以贵俭
《汉书·艺文志》
截橑,斲楹以椽。
·韩愈·《杂诗》之三
迨甫落成,突烈焰四起,寸椽。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
武人一月出八十块钱,你便可以大挥如椽之笔为之效劳。
林语堂·《做文与做人》
2.
指房屋的间数。
甘子阴凉叶,茅八九椽。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寒雨三夕,幽居祇椽。
·陆游·《夜雨》诗之二
某〕家一妻,破屋三椽。
·吴炽昌·《客窗闲话·冯皮匠》
茅屋几椽,已颓圮,疑是渔人藏舟之处。
郭沫若·《今津纪游》四
3.
木梯。
椽能于逾;能宫不守,而不散。
《管子·侈靡》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椽”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彖”
全部
二字词
  • 椽子
  • 椽条
  • 尺椽
  • 撺椽
  • 荣椽
  • 椽烛
三字词
  • 笔如椽
  • 如椽笔
  • 碧玉椽
四字词
  • 大笔如椽
  • 如椽之笔
  • 茅椽蓬牖
  • 如椽大笔
  • 笔大如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