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
徒
常用释义
1.
动
步行。
例词
徒步
徒涉
2.
形
空的;没有凭借的。
例词
徒手
3.
副
表示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仅仅。
例词
徒托空言
徒有虚名
家徒四壁
4.
副
徒然;白白地;不起作用地。
例词
徒劳无功
例句
他老是想着以前的失败,
徒
然给自己增加痛苦。
5.
名
徒弟;学生。
例词
门徒
学徒
例句
他一直以来都严厉地教导着自己的
徒
弟们。
6.
名
信仰宗教的人。
例词
教徒
信徒
7.
名
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
例词
党徒
8.
名
指某种人(含贬义)。
例词
好事之徒
亡命之徒
匪徒
叛徒
9.
名
指徒刑。
10.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步行。
贲
其趾,舍
车
而徒。
注
《易·贲》
我徒我
车
,涉此
艰
阻。
三国 魏
·
曹丕
·
《黎阳作》诗之二
骑
而
驱
涉者二人,徒而
驱
牧者二人。
唐
·
韩愈
·
《画记》
至此即
舍
舟而徒,不
两
旬可至成都。
宋
·
范成大
·
《吴船录》卷下
余足力最弱,城市中
虽
半里之地,不能舍
车
而徒。
清
·
俞樾
·
《春在堂随笔》卷六
2.
步兵。
1
亦泛指兵卒。
公徒三
万
,
贝
胄朱
纤
。
注
《诗·鲁颂·
𮤲
宫》
尘
高而
锐
者,
车来
也;卑而
广
者,徒
来
也。
《孙子·行军》
翘翘赵
王,
请
徒三
万
。
晋
·
潘岳
·
《关中诗》
3.
古代官府中供使役的人。
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注
《周礼·天官·序官》
使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
数
,
丧
祭械用皆有等宜。
《荀子·王霸》
4.
古代五刑之一。即徒刑。
1
引申为罪;苦难。
其用刑有五……三曰徒。
《新唐书·刑法志序》
其
余
民事,皆委之州
县
,一
断于
法,或法重情
轻
,情重法
轻
,可
杀
可徒,可宥可赦,
并听
本州申奏,
决
之朝廷。
宋
·
司马光
·
《上谨习疏》
《明律》
渊
源唐代,以笞、杖、徒、流、死
为
五刑。
《清史稿·刑法志二》
怎不教我心中怒。你在
钱
堆受用,撇我在水面遭徒。
元
·
王氏
·
《粉蝶儿·寄情人》套曲
5.
服徭役的犯人。
高祖以亭
长为县
送徒
郦
山,徒多道亡。
《史记·高祖本纪》
刘
道真
尝为
徒,扶
风
王
骏
以五百疋布
赎
之。
注
南朝 宋
·
刘义庆
·
《世说新语·德行》
负锄
梃
谪
戍之徒,圜
视
而合
从
,大呼而成
群
。
唐
·
柳宗元
·
《封建论》
6.
徒众。
简贤
附
势
,
实
繁有徒。
注
《书·仲虺之诰》
故水至清
则无鱼
,人至察
则无
徒。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同弊相
济
,故其徒有繁。
南朝 宋
·
范晔
·
《宦者传论》
那酸丁
惯
作波
澜
,播流言,徒
实
繁。
明
·
叶宪祖
·
《鸾
𫔇
记·合谮》
7.
同类的人。后多含贬义。
里克、
丕郑
欲
纳
文公,故以三公子之徒作
乱
。
注
《左传·僖公九年》
今世之
处
士,魁然
无
徒,廓然
独
居。
《汉书·东方朔传》
如今
旧
友已
无几
,
岁
晚得子欣
为
徒。
宋
·
梅尧臣
·
《四月二十七日与王正仲饮》诗
古之君子,有道相
为
徒,而其徒相
为
用,故能有
济
也。
金
·
王若虚
·
《送彭子升之任冀州序》
孟子、仲尼之徒,徒,
犹属
也,非
师
徒之徒。
清
·
黄生
·
《义府》卷上
宾
客
忧
害
马
之徒,苟活
为
幸,可默息已。
唐
·
杜甫
·
《课伐木引》序
我一定要整顿整顿这风气,给那些相信邪说的无耻之徒看看!
张天翼
·
《脊背与奶子》三
8.
弟子;门徒。
非吾徒也。小子
鸣
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
孔
门
之徒,七十子之才,
胜
今之儒。
汉
·
王充
·
《论衡·问孔》
夫《
尔
雅》者,孔徒之所纂,而《
诗
》《
书
》之襟
带
也。
南朝 梁
·
刘勰
·
《文心雕龙·练字》
9.
信仰某种宗教的人。
1
如: 教徒,信徒。
10.
类;同类。
内直者,
与
天
为
徒。
注
《庄子·人间世》
故
众
生之
类无
不覆也,根著之徒
无
不
载
也。
汉
·
晁错
·
《举贤良对策》
古
无
二字,又多假借,以中
为
仲,以
说为
悦,以召
为
邵,以
闲为闲
,如此之徒,亦不
劳
改。
北齐
·
颜之推
·
《颜氏家训·书证》
如“
积
甲
与
熊耳山
齐
”者,抑亦“血流漂杵”之徒
欤
!
唐
·
刘知
几
·
《史通·暗惑》
11.
空。
1
参见“徒手”。
齐师
徒
归
。
注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12.
事。
货
上流,
则
官徒毁。
注
《管子·七法》
13.
副词。
1
徒然;白白地。
空
谤齐
景非,徒
称
夷叔
贤
。
南朝 宋
·
鲍照
·
《拟古》诗之四
野花徒自好,江月
为谁
白。
宋
·
陈造
·
《望夫山》诗
与其徒费唇舌,不如经过法律手续来得干脆。
叶圣陶
·
《倪焕之》十二
2
但;仅;只。
王如用予,
则岂
徒
齐
民安,天下之民
举
安。
《孟子·公孙丑下》
徒英而不雄,
则
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
则
智者不
归
往也。
三国 魏
·
刘劭
·
《人物志·英雄》
谁识
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唐
·
王昌龄
·
《击磬老人》诗
棘
门
灞上徒
儿戏
,李牧廉
颇
莫更
论
。
宋
·
王安石
·
《白沟行》
徒以
沦
落天涯,惺惺相惜,而
弥
留之
际
,
犹
念鄙人,泉路茫茫,恨何如也!
清
·
缪艮
·
《沈秀英传》
3
乃;竟。
女
谓
夫子
为
有所不知乎?夫子徒
无
所不知。
《荀子·子道》
〔
萧
至忠〕及登廊
庙
,居
乱
后邪臣之
间
,不失其正。出
为晋
州刺史,甚有
异绩
。晚徒失
职
,
为
太平公主所引,
与
之
图
事,以及
于祸
害。
唐
·
刘肃
·
《大唐新语·举贤》
14.
通“
塗
”。途径。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注
《老子》
夷其牙,或
饫
之徒。
注
汉
·
扬雄
·
《太玄·夷》
客
谓
物强者死徒,事
穷
者
势
反,固也。
严复
·
《原强》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徒”字左部件相同,均为“彳”
全部
徙
徏
従
從
与“徒”字右部件相同,均为“走”
全部
陡
唗
跿
鯐
二字词
徒步
匪徒
徒手
徒然
徒劳
徒弟
三字词
清教徒
佛教徒
学徒工
基督徒
带徒弟
徒手操
四字词
家徒四壁
徒托空言
徒有虚名
亡命之徒
徒劳无功
徒劳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