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平息;消除。
  • 例词
    弭患
    弭乱
    消弭
2.
姓。
详细释义
1.
末端饰以角、骨的弓。
有弭焉。
《仪礼·既夕礼》
若不命,其左鞭弭,右櫜鞬,以君周旋。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之弓,无缘之弭。
《尔雅·释器》
乃召降人有胡者,云胡著衣,弓,端骨弭。
《陈书·萧摩诃传》
2.
弓末的弯曲处。
四牡翼翼,象弭服。
《诗·小雅·采薇》
3.
止息。
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形章墨短,掩匿白,不理身,不弭流言,受垢取毁,不求完,故恶见而善不彰,行
·王充·《论衡·累害》
前悲尚未弭,感方起。
南朝 宋·鲍照·《代门有车马客行》
固本根以弭外虞,示意向以晓众志。
··《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
朕方内自省抑,大小臣工亦宜恪守事,共弭患。
《清史稿·世祖纪二》
要不是弹药手赶快用土把火弭死,他这身棉衣就甭要了。
魏巍·《东方》第二部第八章
4.
忘却。
俯仰未能弭,念非但一。衿悼寂寞,恍然若有失。
南朝 梁·江淹·《潘黄门述哀》诗
5.
犹安抚。
周公、召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
《逸周书·作雒》
忌子曰:“何独语音,夫治家而弭人民皆在其中。”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振捄困乏之人以弭方。
《汉书·谷永传》
6.
顺从。
参见“弭從”。
挚兽夷而前,攫持流,首用不陷,隅目傍睨其姿弭然,甚如六之附人者。
·刘禹锡·《救沈志》
7.
犹们。用在代词后面表示复数。
不知皮是遐叔姓,是宗人,低久之曰:“我弭家,没皮遐。”
·赵璘·《因话录·角》
8.
姓。王莽时有弭彊。见《通志·氏族五》。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弭”字右部件相同,均为“耳”
全部
二字词
  • 弭除
  • 弭棹
  • 自弭
  • 弭定
  • 清弭
  • 弭息
四字词
  • 弭盗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