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
味
wèi
mèi
常用释义
1.
名
用舌头尝或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
例词
味道
滋味
气味
例句
母亲做的红烧鱼
味
道鲜美,令我念念不忘。
2.
名
意味;情趣。
例词
趣味
韵味
3.
名
指某种菜肴、食品。
例词
山珍海味
美味
野味
4.
动
辨别滋味;体会。
例词
回味
品味
体味
玩味
例句
进入职场以后,他深切体
味
到了工作的压力。
5.
量
用于中草药。
详细释义
简
繁
1.
物质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
1
亦指物质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
子在
齐闻
《韶》,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述而》
知名位之
伤
德……
识
厚味之害性。
三国 魏
·
嵇康
·
《养生论》
樽
前已
夺
蟹螯味,
当
日
莼
羹枉
对
人。
宋
·
梅尧臣
·
《吴正仲遗蛤蜊》诗
近
视
之,
层
折
鳞
次,
洁
白可
爱
,大
类
天花,
经
人手摩,其
长
遂止。乃争取而食之,味最佳。
明
·
李中馥
·
《原李耳载·木菌突生》
为什么海水有咸的味,那是由于美人鱼的泪。
何其芳
·
《海哪里有那样大的力量》诗
还
似往年春
气
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唐
·
白居易
·
《寒食江畔》诗
〔何小姐〕一
时
便
觉
那香
气
的味有些
钻
鼻刺
脑
。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
[胡四] 拿出手帕掩住鼻子……“这屋子好大味。”
曹禺
·
《日出》第三幕
2.
辨味;尝味。
有味味者。
《列子·天瑞》
及至建律
历
,别五色,
异
清
浊
,味甘苦,
则朴
散而
为
器矣。
《淮南子·本经》
视
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
宋
·
范仲淹
·
《清白堂记》
3.
吃;进食。
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
菹
……所味不必美。
《韩非子·难四》
人之生也,
选
甘而味,借光而衣。
唐
·
元稹
·
《祭亡妻韦氏文》
〔
缁
郎〕年七
岁
,尚不食肉。一日有僧
请见
,乃掌其
颊
,
谓
曰:“既
爱
官爵,何不食肉?”自此方味
荤
血。
宋
·
王谠
·
《唐语林·夙慧》
4.
菜肴;食物。
大侵之
礼
,君食不兼味,
台
榭不
涂
。
《
谷
梁传·襄公二十四年》
武帝幸芳林
园
就悰求味,悰
献
粣及
杂
肴
数
十
舆
。
《南史·虞悰传》
〔尸虫〕外搜疥
疠
,下索
瘘
痔,侵人肌
肤
,
为
己得味。
唐
·
柳宗元
·
《骂尸虫文》
5.
体味;体会。
〔江夏黄
琼
〕被褐
怀宝
,含味
经
籍。
《后汉书·郎𫖮传》
高
视
收人表,虚心味道玄。
唐
·
杜甫
·
《秋日夔府咏怀百韵》
始吾
见
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令人
爱
之。
宋
·
苏轼
·
《叶嘉传》
味其
词
旨,
识
者知其非
缁
流也。
明
·
黄瑜
·
《双槐岁钞·姚少师》
扁舟容与人如画,抗战军中味太平。
陈毅
·
《东征初抵高淳》诗
6.
旨趣;意义。
子
云
沈寂,故志
隐
而味深。
南朝 梁
·
刘勰
·
《文心雕龙·体性》
诗
搜日月
华
,道
咽
神仙味。
前蜀
·
贯休
·
《上卢使君》诗
夫
乐
天知命而胸中有道
义
之味,
则
外物不能累矣。
金
·
王若虚
·
《论语辨惑二》
7.
量词。中药配方,药物的一种叫一味。有时亦用于菜肴。
伏奉中使宣
敕
旨,
赐贫
道
药总
若干味。
唐
·
陈子昂
·
《谢药表》
贫
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
寻几
味野蔬。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到娘娘庙,她求了个神方: 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
老舍
·
《骆驼祥子》十九
8.
佛教语。六尘之一。
1
参见“味塵”。
目
睹
其色,耳
闻
其音,鼻知其香,舌
尝
其味,身
触
其光,心以法
缘
,一切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
转
,至成佛道。
《无量寿经》卷上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味”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未”
全部
妹
昧
佅
怽
抺
沬
眛
祙
跊
二字词
味道
回味
品味
气味
玩味
乏味
三字词
女人味
意味着
人情味
甜味剂
对味儿
京味儿
四字词
津津有味
耐人寻味
回味无穷
意味深长
味同嚼蜡
索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