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断。
  • 近义
  • 例词
    络绎不绝
    绝交
    断绝
    隔绝
2.
穷尽;尽。
  • 例词
    弹尽粮绝
    赶尽杀绝
  • 例句
    我们已经把所有的办法都想了。
3.
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 例词
    绝境
    绝路
    绝症
4.
(水平、程度)达到极点的;独一无二的。
  • 例词
    拍案叫绝
    绝唱
    绝技
    绝招
5.
最;特别。
  • 例词
    绝妙
    绝密
  • 例句
    正当我愁眉不展时,他帮我想出了一个妙的主意。
6.
无论如何;一定(用在否定词前)。
  • 例词
    绝无此事
7.
死。
  • 例词
    悲痛欲绝
    绝命
8.
绝句,旧诗的一种体裁,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
  • 例词
    五绝
    七绝
详细释义
1.
断;分成两段或几段。
其折骨筋,身不可以相及也。
《荀子·修身》
《易》,韦编
《史记·孔子世家》
之,其必有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指下“刮喇”的一声响,琴弦绝了一根。
《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2.
断绝;净尽。
陈绝粮者病,莫能
《论语·卫灵公》
土不
《后汉书·马援传》
生〕索性把前日焦氏所衣服香囊拿出,忍着性子,一把火了,意思要自此了念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九》
3.
停止。
袒,大夫至,虽当踊,踊而拜之。
《礼记·杂记下》
梦断酒醒山雨,笑看鼠上檠。
·苏轼·《侄安节远来夜坐》诗之二
虫响,旅怀才
·周砥·《夜坐怀孝常》诗
4.
竭;尽。
凡行之道,止之食之无绝之力。
《吴子·治兵》
是以松柏箘露夏槁,江河三川而不流。
《淮南子·本经》
淮水不高,盛德未泯生英髦。
·李白·《赠华州王司士》诗
5.
杜绝;摒弃。
引申为拒绝。
四: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
与刘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华荣,父母慈捐。
·韩愈·《谢自然》诗
董卓慕之,使其兄遗缣百匹。奂人,而不受。
《后汉书·张奂传》
韦护再三想,他实在没有绝她的理由。
丁玲·《韦护》第二章六
6.
灭亡;死亡。
有扈氏威侮五行,怠三正,天用巢绝其命。
《书·甘誓》
嗟嗟子厚,今也亡。临绝之音,一何琅琅!
·韩愈·《祭柳子厚文》
神仙吃,也只消三
《西游记》第七三回
言已,一
·刘钧·《杨娥传》
7.
缺乏;贫困。
〔季春之月〕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
《礼记·月令》
秦〕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用乏,去秦而
《战国策·秦策一》
8.
辽远;远隔。
在江之表,内臣之心久矣。
《三国志·魏志·刘晔传》
高祖遣使西突厥和,突厥因婚。帝曰:“彼势与急不用,奈何?”
《新唐书·裴矩传》
漕新河格,分营绝岛迂。
·顾炎武·《莱州》诗
9.
横度;越过。
假舟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荀子·劝学》
成帝之太子,元帝急召之。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西至直城,方乃得度。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
老子大漠,君何至泣新亭?
·陆游·《夜泊水村》诗
自此淮,东蹑劳山、不其,上岱,瞻孔林,停淄右。
·顾炎武·《书杨彝万寿祺等为顾宁人天下书籍启后》
10.
超过。
鬓夺卫女迅,体绝飞燕光。
南朝 宋·鲍照·《代朗月行》
观间,和局官一日内帑授犀百解之,偶忽得一株,大常犀,且甚
··《铁围山丛谈》卷六
11.
独特;独一无二。
问顾长
《世说新语·文学》
虔〕诗并画,帝大署其尾曰“虔三”。
《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
12.
副词。
极;最。
终逾绝险,曾是不意。
《诗·小雅·正月》
平王遂自娶秦女而绝爱幸之。
《史记·伍子胥列传》
中男短小,何以守王城。
·杜甫·《新安吏》诗
西湖满缕青春看别。
·张先·《木兰花》词
五日绝早过苏州,两夜失眠,烦困已极。
冰心·《再寄小读者》四
全然;绝对。
去兵未久,所人血燐者信不妄也。今则绝复见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
时满生心中怀着鬼胎,还虑他有,喜得那绝无音耗。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雅人〕和俗人究竟也没有什么大不同;就是肚子里盘算些挣钱固位之法,自然也不能绝无其事。
鲁迅·《且介亭杂文·论俗人应避雅人》
13.
旧诗体裁之一。详“絶句”。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绝”字右部件相同,均为“色”
全部
二字词
  • 绝迹
  • 隔绝
  • 绝技
  • 绝路
  • 绝望
  • 灭绝
三字词
  • 绝缘体
  • 绝对值
  • 绝户计
  • 绝命书
  • 绝交书
  • 绝缘子
四字词
  • 滔滔不绝
  • 绝处逢生
  • 络绎不绝
  • 韦编三绝
  • 千古绝唱
  • 不绝如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