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惭愧,因有缺点、做错事或未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 例词
    问心无愧
    愧疚
    羞愧
  • 例句
    我错怪了好朋友,心里感到很惭
详细释义
1.
羞惭。
相在室,尚不愧于屋漏。
《诗·大雅·抑》
不虞卒困,汗出愧且
·韩愈·《泷吏》诗
悔所心愧仁
·孙枝蔚·《空城雀》诗
但我对于自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
鲁迅·《〈集外集〉序》
2.
使之感到羞惭。
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
《礼记·表记》
郎中令善愧人。
·荀悦·《汉纪·昭帝纪》
此可以愧口之文人,矜之大吏矣。
·冯梦龙·《智囊补·胆智·况钟》
不过这两位,却确可以励现任的文官武将,愧前任的降将逃官。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登错的文章》
3.
谢;感谢。
〔范逵〕投侃(陶侃)宿。于冰雪日,侃室如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日夕,遂精食,者皆所乏。逵既其才,又深愧其厚意。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4.
通“”。怪异。参见“愧行”。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愧”字右部件相同,均为“鬼”
全部
媿
二字词
  • 愧疚
  • 惭愧
  • 羞愧
  • 愧怍
  • 愧赧
  • 愧死
三字词
  • 无愧色
  • 无愧辞
四字词
  • 问心无愧
  • 当之无愧
  • 受之有愧
  • 自愧弗如
  • 自愧不如
  • 仰不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