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刑罚,依据刑法对罪犯施行的制裁。
  • 例词
    徒刑
    死刑
    缓刑
    量刑
  • 例句
    因为他的犯罪情节较重,所以最终被判为死
2.
对犯人或犯罪嫌疑人的各种体罚。
  • 例词
    刑讯
    动刑
    受刑
  • 例句
    在敌人的讯逼供下,他仍没有出卖组织。
3.
姓。
详细释义
1.
惩罚;处罚。
非汝封刑人人,或刑人人。
《书·康诰》
刑一而正百,一而慎
·桓宽·《盐铁论·疾贫》
苟叔,不度于礼,不仪于物,罪也。王而刑之,曰不可。
·柳宗元·《非国语上·叔孙侨如》
德以出治,刑以防。若刑不立,奸宄滋有智者,不能禁止。
《元史·张传》
清朝有灭族,有凌迟,却没有剥皮之刑,这是汉人应该惭愧的。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三》
2.
征讨。
近而不服者,以地患之;而不者,以刑危之。
《管子·霸言》
我已刑北方侯矣,今又攻乃不可乎?
·刘向·《说苑·指武》
3.
杀;割。
刑、德?曰: 戮之刑,庆赏德。
《韩非子·二柄》
生一男五卿卒,妻防嫌疑,不肯归宁年十五,晚又夭殁。妻不免,乃豫刑其耳以自誓。
《后汉书·列女传·刘长卿妻》
刑白马乌牛盟,大市于张家口。
·魏源·《圣武记》卷一
4.
灾害;伤害。
天地未形,而先之征,其事是以不成,受其刑。
《国语·越语下》
性而游,不逆物所好,死之名,非所取也,故不刑所及。
《列子·杨朱》
刑克福,有其
《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二年》
5.
刑法;法度。
亦特指死刑。
王享百年,耄荒,度作刑以四方。
《书·吕刑》
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
《左传·隐公十一年》
道莫大乎仁,教莫正乎礼乐刑政。
·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
于临刑,酒食以醉之。
·胡侍·《真珠船·临刑饮酒》
6.
效法。
汝肇刑文武。
《书·文侯之命》
兵不刑天,兵不可。不法地,兵不可措。
·《十六经·兵容》
7.
谓以法治理。
乃立秋官司寇使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
《周礼·秋官·序官》
佞之罪,刑天下之心。
《管子·霸言》
8.
星名。太白星。传说太白星主杀伐,故称。
参见“刑星”。
左前刑,右背德,击钩陈辰。
《淮南子·天文》
9.
通“”。铸造器物的模子。
引申为典范。
刑范正,金美,工冶巧,火得,剖刑而莫邪已。
《荀子·强国》
必使理有典刑,风轨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
10.
通“”。
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孝经·天子章》
法直言,名刑相
《韩非子·诡使》
取藏刑而已。
《隶释·汉车骑将军冯绲碑》
纷纭争辨,各操音。
·平步青·《霞外屑·论文·口技》
11.
通“”。盛羹的器皿。
凡掌共羞、刑、膴胖、骨鱐,以待共膳。
《周礼·天官·内饔》
土簋,土刑。
《汉书·司马迁传》
12.
通“”。见于地名。
甲,尉某私吏,与战刑丘城。
·《夺首》
13.
通“”。成就。
刑者,也;者,成也。一成而不可
《礼记·王制》
夏不能刑,草稼不能成。
《吕氏春秋·博志》
14.
姓。北齐有刑子才。见《北齐书·崔㥄传》。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刑”字左部件相同,均为“开”
全部
二字词
  • 苦刑
  • 绞刑
  • 极刑
  • 刑天
  • 腐刑
  • 黥刑
三字词
  • 附加刑
  • 绞刑架
  • 铸刑书
  • 刑法典
  • 刑事犯
  • 刑徒砖
四字词
  • 严刑峻法
  • 严刑拷打
  • 明正典刑
  • 明刑弼教
  • 以刑止刑
  • 刑余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