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脸;头的前部。
  • 例词
    汗流满面
    面孔
    面庞
  • 例句
    在聚会上,我遇到了一些新孔。
2.
面对着;朝着。
  • 例词
    背山面水
    面壁
3.
当面;在面前或面对面;直接接头的。
  • 例词
    面洽
    面试
    面谈
  • 例句
    他顺利通过了公司的试,收到了入职通知。
4.
事物的部位或方面。
  • 例词
    面面俱到
    片面
    全面
  • 例句
    我们不要片地看待问题,要尽量全一些。
5.
『后缀』附在方位词后,相当于“”。
  • 例词
    里面
    前面
    西面
    下面
6.
物体的表面。
  • 近义
  • 例词
    地面
    镜面
    墙面
    水面
    桌面
7.
东西露在外面的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
  • 反义
  • 例词
    鞋面
8.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和宽,没有高。
  • 例词
    平面
9.
用于平面的东西。
用于会面的次数。
  • 例句
    我们以前见过几,所以我对你有印象。
10.
谷物的种子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的籽实磨成的粉。
  • 例词
    荞麦面
    白面
11.
粉末。
  • 例词
    胡椒面儿
    药面儿
12.
面条。
  • 例词
    方便面
    挂面
13.
〈方〉某些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
  • 例句
    这个苹果有点儿,水分不是很足。
14.
见面。
  • 例词
    面世
    谋面
    见字如面
15.
用于扁平的物件。
  • 例词
    一面镜子
    两面旗子
16.
姓。
详细释义
1.
脸;头的前部。
参见“面豆”。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面之容;镜于人,知吉凶。
《墨子·非攻中》
三杯面上事心中去。
·元稹·《遣春》诗之十
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
鲁迅·《彷徨·伤逝》
2.
脸色。指面部表情。
亦谓神色表现在脸上。
君子豹,小人革面。
《易·革》
谏于其君而不受,怒,悻悻然见于其面。
《孟子·公孙丑下》
今子使里外独无几微出言面,不真知重大丈夫哉。
·韩愈·《送殷员外序》
君子之子,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
《荀子·大略》
3.
容颜;相貌。
狄人其元,面如生。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影形殊,面心妍。
·韩愈·《送穷文》
桃花面,低柳眉。
前蜀·韦庄·《女冠子》词
4.
面具;假面。
上使府幸假之《但》,吹,倒挈面者更,舞者、蹈者作,少闲击鼓,舞其偶人。
·贾谊·《新书·匈奴》
夏口之,伺用面自
《晋书·朱伺传》
舞者八十人,刻木面,狗喙耳,以金之。
《旧唐书·音乐志二》
5.
当面;亲自。
公子面相,盟,乐饮兵。
《史记·商君列传》
又欲面言事,上诏征
·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
真宗皇帝之嘉,面可其奏。
·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
冤气填塞,每欲女面相
·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
6.
前;面前。
,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面。
《书·顾命》
上大夫相以羔,之以布,四于面,左如麛之。
《仪礼·士相见礼》
陪京洛,面郊市。
《文选·潘岳〈闲居赋〉》
7.
见;会面。
请见之,,如王,以其乘八匹私面。
《左传·昭公六年》
亲礼宾私面私
《礼记·聘义》
而使政之初,将帅不得一面天而去。
·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
余居京十年,出面士流,咸未敢之言文。
林纾·《赠马通伯先生序》
8.
向;对着。
参见“面乙”。
人南面而天下,明而治。
《易·说卦》
使民和而正王面。
《周礼·夏官·撢人》
威王、宣王用子、田忌之徒,而面朝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憩榭面曲汜,对回潮。
南朝·宋·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望月》诗
在一草屋内,是杨执中修葺的一小小的屋,面着一方小天井。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
9.
平面。几何学称线移动形成的形迹,有长、宽,没有厚。
方之一面,非方也。
《墨子·大取》
10.
物体的表面。
面而蛾傅之。
《墨子·备城门》
今半两钱法重四,而钱质而取
《汉书·食货志下》
鸳鸯对塘暖,水面蒲梢短。
前蜀·毛文锡·《虞美人》词
鞋面是有点破了。
潘漠华·《乡心》
11.
正面。和“背”相对。
〔帝铜剑三尺九寸……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面文星辰,背山川日月。
南朝·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
隋主患之,更铢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
《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
12.
表示方位;方向。
疏束木,令足以,毋前面
《墨子·备城门》
湟中义从羌悉在何面?今日欲死生。
《后汉书·段颎传》
秋,七月,庚戌,蜀主以桑弘志西北面第一招,王宗宏为东北面第二招。己未,以兼中令王宗侃为东北面都招,武信度使知俊西北面都招
《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三年》
13.
方面;范围。
王之独韩信可大事,一面。
《史记·留侯世家》
但我们这面,亦颇有新作家出现。
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
应当肯定,不论国际、国内、党内形势,都是光明面占优势,黑暗面占劣势。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四
14.
指部位。
疼,那面疼,都俺没理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15.
铺;摊。
青草面着这么柔软的寝床,杨柳张着那么轻轻的罗帐。
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
又聪明又经济的日本国民常常辇些细碎的石子来面在街上。
又《今津纪游》二
16.
砌。
削石壁,池,面石为轩
·徐弘祖·《题小香山梅花堂》诗序
17.
古代秦国法律术语。指陪同秦使的他国仪仗人员。
可(何)面”?“面”者,)秦人使,它邦耐吏、行旞偕者,命客吏曰“”,行旞曰“面”。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津答问》
18.
量词。
表示物体的数量。多用于扁平的或能展开的物件。
后齐定令,王、公主、太妃、妃及三品已上者,借白鼓一面,丧毕进输
《隋书·礼仪志三》
我有一面,新磨似秋月。
前蜀·贯休·《古镜词》
且叫取一面枷来钉了,禁在牢
《水浒传》第二二回
指见面的次数。
今日天,幸得哥哥到此,相一面,大平生渴仰之思。
《水浒传》第三三回
19.
通“”。背;相背对。
王〕顾见汉骑童,曰:“若非吾故人乎?”童面之。
《史记·项羽本纪》
上具事,有可之;不可者,不得已,涕泣,面而封之。
《汉书·张欧传》
故智者面而不思。
《后汉书·张衡传》
20.
通“”。勉力。参见“面稽”。
21.
通“”。沉迷于酒。
食喜乐则面康。
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六分》
强而虎者丘,康沈而流面者亡。
又《十六经·三禁》
22.
“麵”的简化字。
23.
同“”。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二字词
  • 体面
  • 面容
  • 面包
  • 背面
  • 侧面
  • 一面
三字词
  • 面包车
  • 长寿面
  • 方便面
  • 一方面
  • 炸酱面
  • 面条鱼
四字词
  • 四面楚歌
  • 牛头马面
  • 改头换面
  • 八面玲珑
  • 面目全非
  • 独当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