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事情发生前显露的某种迹象。
  • 例词
    不祥之兆
    预兆
    征兆
    兆头
    吉兆
    凶兆
  • 例句
    某些小动物的异常活动,往往是地震的征
    这场大雪是个好头,明年一定会是个丰收年。
2.
事情发生前显露出某种迹象。
  • 例词
    瑞雪兆丰年
  • 例句
    瑞雪丰年,人们相信来年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
3.
一百万;古代也指一万亿;指极多。
4.
姓。
详细释义
1.
指古人占卜时烧灼甲骨所呈现的预示吉凶的裂纹。
引申为卦象。
掌三兆之。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
《周礼·春官·大卜》
󰍍兆告吉,曰:克可知也。
《左传·昭公五年》
卜之,兆得大横。
《汉书·文帝纪》
兆有之,臣不敢蔽。
《国语·晋语一》
以《山》筮之,得天人文之兆。
·韩愈·《毛颖传》
2.
占卜。
《周》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多,职竞。”
《左传·襄公八年》
3.
征兆。
阴阳,占祲兆。
《荀子·王制》
侯老,太子弱,次室之女,倚柱而,由老弱之见败乱之兆也。
·王充·《论衡·实知》
其兆既成,已在宫中。又四十年而王,王而夷唐子
《新唐书·方技传·李淳风》
吴王在强盛之,安知其非亡之兆?主公夫人自
·梁辰鱼·《浣纱记·养马》
这一次,他们却意外地被接见了,他们不懂这是好兆还是恶兆?
茹志鹃·《黎明前的故事》
4.
预示。
兆垓下之死者,鹿之也。
·苏洵·《权书下·项籍》
以庶杀适,以天道律之,自有可死之理,而何待雄鸡断尾兆之耶?
·王廷相·《雅述下》
5.
起始;发端。
其未兆易
《老子》
能布其德,而兆其
《左传·哀公元年》
江西之江,兆源,而豫章承其下流。
·吴曾·《能改斋漫录·地理》
使武不为乱子倡,未必世敢兆是也。
·王若虚·《议论辨惑》
6.
显示;显现。
天占既兆,人事又,我蔑卜筮矣。
《国语·吴语》
亦明之所酬酢,休之所兆。
《文选·左思〈魏都赋〉》
忿懥之色,不兆容貌。
·柳宗元·《亡姊裴君夫人墓志》
禹鼎沉老魅,野火游光兆形魄。
·许缵曾·《睢阳行》
7.
应验。
麟至,蓍󰍍兆。
《淮南子·本经》
8.
形象;形状。
平公师旷曰:“公室其卑乎!君之明兆衰矣。”
《国语·晋语八》
升之物,生有毛羽之兆;能走之物,生有蹄足之形。
·王充·《论衡·道虚》
无隐而不彰,二奇以示兆。
·孙绰·《天台山赋》
9.
界域。
兆,十有二州。
《尚书大传》卷一下
[王]好治宫室,遂因僖基兆而焉。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10.
古代设于四郊的祭坛。
亦指设坛祭祀。
》曰:“后稷兆祀,庶罪悔,以迄于今。”
《礼记·表记》
五方之兆,不失四
·仲长统·《昌言·论天道》
兆五帝四郊。
《周礼·春官·小宗伯》
兴国中,兆太一城南。
·曾巩·《祠太一》
11.
指墓地。
既朝哭,主人皆往兆南,北面,免
《仪礼·士丧礼》
车朴马兆,下卿之也。
《左传·哀公二年》
葬汝先人之兆。
·韩愈·《祭十二郎文》
之,以妾之舍人之兆。
·戴名世·《戴节妇传》
12.
营葬。
二妃薨江湘,不即兆九疑。
·蔡邕·《汉交趾都尉胡府君夫人神诰》
琰改葬其先,使舅移而兆其所。
《新唐书·李义琰传》
13.
数词。极言众多。
近代多以百万为兆。
人民之亿
《墨子·明鬼下》
更名京兆尹。
《汉书·百官公卿表》
里之地,四百兆之人。
严复·《论中国之阻力与离心力》
14.
人民;百姓。
行不群以越兮,又兆之所咍。
《楚辞·九章·惜诵》
差其纷错兮,斯兆之所惑。
《文选·班固〈幽通赋〉》
15.
通“”。后嗣。
君之兆子三人。
·恽敬·《万孺人祔葬墓志铭》
16.
姓。明有蓬莱县丞兆元亨。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征兆
  • 前兆
  • 预兆
  • 吉兆
  • 先兆
  • 兆头
三字词
  • 京兆尹
  • 张京兆
  • 非熊兆
  • 丰年兆
  • 熊罴兆
  • 京兆鸟
四字词
  • 不祥之兆
  • 五日京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