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
允
常用释义
1.
动
答应;许可。
例词
允诺
允许
不允
应允
例句
我们做人要讲诚信,
允
诺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2.
形
公平;恰当。
例词
公允
平允
允当
例句
面对经理不公
允
的指责,他感到十分气愤。
3.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信实;诚信。
命汝作
纳
言,夙夜出
纳
朕命,惟允。
注
《书·顾命》
酌允
铄
,肴
乐
胥。
注
《文选·扬雄〈长杨赋〉》
奏之
为笔
固以明允
笃诚为
本,辨析疏通
为
首。
南朝 梁
·
刘勰
·
《文心雕龙·奏启》
允矣夫人,德
则
均一。
宋
·
司马光
·
《王城县君杨氏墓志铭》
2.
使人信服;受人敬重。
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
注
《书·舜典》
君子是以知出姜之不允
于鲁
也。
注
《左传·文公四年》
3.
确实;果真。
度其夕
阳
,豳居允荒。
注
《诗·大雅·公刘》
允治天下不待
礼
文
与
五教,
则
吾以黄帝、
尧
、舜
为
疣
赘
。
汉
·
扬雄
·
《法言·问道》
允所
谓
遭仁遇神,真所宜
传
而著之。
《后汉书·文苑传上·赵壹》
允哉!夫家非德不
兴
,德非
种
不成。
宋
·
叶
适
·
《郭氏种德庵记》
呜
呼允哉!坤之德厚而康兮,用蕃其
后
。
明
·
何景明
·
《王母何氏墓碑》
饰文字为观美,虽华夏所独,而其理极,通于绘事,是知以汉法刻印,允为不易之程。
周作人
·
《〈蜕龛印存〉序》
4.
公平;得当;相称。
祖父
经为
郡
县狱
吏,案法平允。
《后汉书·虞诩传》
事有不允,罪不容
诛
。
晋
·
庾亮
·
《让中书令表》
颓
方正好直言,
虽
文明太后生
杀
不允,
颓
亦言至
恳
切。
《北史·苟颓传》
庶使官允其才,名不失
实
。
唐
·
陈子昂
·
《为司刑袁卿让官表》
我以为,认《新青年》的持论未允,和他辩论是可以的。
因明
·
《对北京大学的愤言》
5.
符合。
〔陛下〕躬履
谦
虚,退身
后
己,宸
仪
未彰,
衮
服未御,非所以上允皇天之意,下副
乐
推之心。
《魏书·太祖纪》
〔高
欢
〕以人望未改,恐鼎
镬
交及,乃求宗室,
权
允人心。
《周书·文帝纪上》
况时
名年
辈
,俱在臣前,擢以代臣,必允
众
望。
唐
·
韩愈
·
《举钱徽自代状》
不本
于礼经
,不允
于
民志,其不足
称说
也,明矣。
章炳麟
·
《箴新党论》
6.
答应;许诺。
既允焚林之求,
实
兼
仪
形之寄。
南朝 梁
·
任昉
·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朝廷信之,遂允其
请
。
唐
·
韩愈
·
《黄家贼事宜状》
郑
老爹
见
女婿就要做官,
责备
女
儿
不知好歹,着
实
教
训
了一
顿
。女
儿
拗不
过
,方才允了。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7.
谄媚。
十
奸
: 一,
穷
□干静……六,展允干信。
《逸周书·宝典》
允,佞也。
《尔雅·释诂》
8.
介词。犹以。
百
兽贞虫
,允及
飞鸟
。
注
《墨子·明鬼下》引《商书》曰
故高秩厚
礼
,允
答
元功;峻文深
宪
,
责
成吏
职
。
《后汉书·朱景王杜等传论》
畴
允大邦,俾惠我人。
唐
·
柳宗元
·
《平淮夷雅·方城》
9.
语气助词。
允王保之。
注
《诗·周颂·时迈》
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引《夏书》
允余之思,其可止哉!
唐
·
韩愈
·
《刘统军碑》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依允
公允
允许
应允
允诺
谢允
三字词
谢允礼
四字词
允执厥中
允执其中
允文允武
慨然允诺
平允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