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看(文字)。
  • 例词
    阅读
    阅览
    阅卷
    翻阅
    赠阅
  • 例句
    为了写好论文,他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2.
经历;经过。
  • 例词
    阅历
    阅世
  • 例句
    他凭借自己丰富的历,对此事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3.
查点;视察。
  • 例词
    阅兵
    检阅
4.
姓。
详细释义
1.
逐一点数。
署,戮,之,莫,鼓系门闭
《墨子·号令》
,糠皮太半,阅钱满亿,穿
·王充·《论衡·自纪》
阅丰施,降惟微物,三妨储隶,五朝黻。
《文选·颜延之〈应诏䜩曲水作诗〉》
2.
检阅。
以穆穆在乃位,克于乃邑介。
《书·多方》
临听讼观阅囚徒,罪无轻重,多被原放。
《晋书·桓玄传》
大集伍而之,皆兵乎?不者免,收其田以新兵之。五年一,汰其羸,登其,而不必世其人。
·顾炎武·《军制论》
3.
搜索。
周文王之法曰,“有亡,荒”,所以得天下也。
《左传·昭公七年》
元末,以宦者使,抑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行文,置白望百人于两市并要坊,人所物,但宫市,即手付
·韩愈·《顺宗实录二》
4.
观看。
晞曰:“我少年以要人多矣,充败绩。”
《北齐书·王晞传》
得休浣,高卧清景。
·元稹·《表夏》诗之二
一女郎,素衣红脸,容质艳丽其色,恍若神仙中人。
·葆光子·《物妖志·白莲花》
5.
阅读;阅览。
石室,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归还阅书史,文字浩千
·韩愈·《秋怀》诗之三
此以避人索山谷手
·叶廷·《吹网录·山谷宜州家乘非原本》
6.
镜子。
此君臣之,治之分,兴坏梁,家之也。
《鹖冠子·道端》
7.
经过;经历。
楚王,季父也,春秋高,天下之理多矣,明于国家之大
《史记·孝文本纪》
脱身亳宋,中间阅草棘,来见天子,为谏官。
··《寄王正言书》
南寸粒米不,以京城象而,再一月臣民有冻馁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民清军交战情况》
8.
功绩。
古者人臣功有五品……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日曰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封,峻笔无闻敛敷妙。
·骆宾王·《畴昔篇》
9.
指仕宦人家自序功状而树立在门外右边的柱子。后来亦称名门巨室为“閲”。
,在左曰,在右曰
《玉篇·部》
某官冰雪孤霄名
·文天祥·《回施帅送别启》
10.
出。
物之多,皆一空(孔)。
·《十六经·成法》
物之,皆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
《文子·道原》
11.
容纳。
我躬不,遑恤我
《诗·邶风·谷风》
生而不,死幸焉。
·谭嗣同·《极蠹歌》叙
12.
汇总;汇合。
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
·陆机·《叹逝赋》
广百里,狭处二百步,高山江,重被水,江阅渔商,川交樵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
13.
通“”。
蜉蝣掘,麻衣如雪。
《诗·曹风·蜉蝣》
14.
通“”。
亦指锐气。
后时者,茎叶带芒而末衡,穗而青零。
《吕氏春秋·审时》
坐(挫)其),解其
·《老子·德经》
15.
通“”。损减。
不市。
《荀子·修身》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阅”字外围部件相同,均为“门”
全部
二字词
  • 阅览
  • 阅读
  • 检阅
  • 查阅
  • 阅历
  • 阅兵
三字词
  • 阅兵式
  • 阅览室
  • 巡阅使
  • 阅报栏
四字词
  • 阅人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