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棱,叶互生,开白花。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做香料。我国古代用它的茎占卜。
详细释义
1.
草名。多年生草木植物,一本多茎,可入药。我国古代常用它的茎占卜。
亦指用蓍草占卜。
是故蓍之德,而神;卦之德,方以知。
《易·辞上》
洌彼下泉,浸彼苞蓍。
《诗·曹风·下泉》
文君我端蓍兮,利飞遁以保名。
·张衡·《思玄赋》
蓍乃蒿,神草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蓍》
康熙中,夷入寇。祖命大士李文公蓍之,遇《》之上六。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三
2.
用同“”。参见“蓍艾”。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蓍草
  • 黄蓍
  • 蓍蔡
  • 蓍艾
  • 蓍龟
  • 捣蓍
三字词
  • 揲蓍草
  • 蓍龟家
四字词
  • 不待蓍龟
  • 无待蓍龟
  • 不待蓍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