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
藉
jiè
jí
常用释义
1.
名
垫子。
例词
草藉
例句
他家境贫苦,只能坐在草
藉
上读书学习。
2.
动
垫;衬。
例词
枕藉
3.
动
详见[
慰藉
]:安慰。
例词
聊以慰藉
例句
当我感到伤心时,我会看一些励志书籍,聊以慰
藉
。
4.
形
详见[
蕴藉
]:(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例词
诗意蕴藉
意味蕴藉
5.
见“
借
”。
1
假托。
2
凭借;利用。
3
引进动作、行为所利用或凭借的时机、事物等(有时跟“
着
”连用)。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古时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的草垫。
蕙肴蒸兮
兰借
。
《楚辞·九歌》
江淮
间
一茅三脊
为
神
借
。
《汉书·郊祀志上》
2.
以物衬垫。
簪金
借绮
升曲筵。
南朝 宋
·
鲍照
·
《代白
舒
舞歌词》之四
璬
济
江,舟中以
彩
席
借
步,命
彻
之,曰:“此可
寝
,奈何
践
之?”
《新唐书·颍王璬传》
阳惊
惶失足,
堕
深壑中,幸
为
落
叶
所
借
,不致
损伤
。
清
·
和邦额
·
《夜谭随录·陈宝祠》
3.
坐卧在某物上。
尝昼寝
,偏
借
上
袖
,上欲起,
贤
未
觉
,不欲
动贤
,乃
断袖
而起。
注
《汉书·佞幸传·董贤》
芳草秋可
借
,幽泉
晓
堪汲。
唐
·
温庭筠
·
《秋日》诗
朝登古城口,夕
借
古城草。
明
·
何景明
·
《大梁行》
4.
助;有助于。
洒笔
以成酣歌,和墨以
借谈
笑。
南朝 梁
·
刘勰
·
《文心雕龙·时序》
更有
余闲
,
讲
求胡
注
《
资
治通
鉴
》,或《
纪
事本末》,考
镜
已往,有
借将来
。
明
·
吕坤
·
《答姜养冲书》
5.
宽厚有涵养。参见“
藴藉
”。
6.
抚慰;安慰。参见“
慰藉
”。
7.
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使”。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
当斩
。
借
弟令毋
斩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史记·陈涉世家》
于
虖!世多
诋
浮屠者,然今之士有如一(法一)之能
规
其友者乎?
借
有之,有如杲(宗杲)之能受者乎?
宋
·
陆游
·
《书浮屠事》
无
以自别
于群
鬼之中,
借
非金
仆
碧睛,世
乌
得而辨之哉!
清
·
黄钧宰
·
《金壶
遁
墨·视鬼》
8.
[借]同“
借
”。因;凭借;依托。
彼道自
来
,可
借与谋
。
注
《管子·内业》
故王者以
赏
禁,以刑
劝
,求
过
不求善,
借
刑去刑。
《商君书·开塞》
叔文欲
专
兵柄,
借
希朝年老
旧将
,故用
为将帅
。
唐
·
韩愈
·
《顺宗实录三》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慰藉
蕴藉
藉色
藉假
馮藉
繅藉
三字词
无顾藉
不藉木
四字词
聊以慰藉
风流蕴藉
藉草枕块
缠绵蕴藉
枕经藉书
有以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