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ōng
常用释义
1.
古时用兽皮缝制成的一种实心球,用来习武或游戏。
  • 例词
    鞠场
    蹴鞠
2.
弯曲。
  • 例词
    鞠躬尽瘁
3.
抚育;培养。
  • 例词
    鞠养
    鞠育
4.
姓。
详细释义
1.
古代的一种球。最早是将毛纠结为球形,后则在皮囊内填以毛,宋代以后才出现充气的皮球。原以之练习武事,后始以脚踢为戏。
其在塞外,卒乏,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与诸王分朋鞠。
《辽史·圣宗纪一》
又以京留守萧萨巴言,弛鞠之禁。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
2.
弯曲;弯腰。
亦指鞠躬迎接。
执轨躬,躬之卷鞠者生,而躬之安逸者死焉。
·袁宏道·《广庄·养生主》
崔先生至矣,倒屣左辟鞠之。
·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
3.
俯伏。
兮鞠,道宿。
《楚辞·东方朔〈七谏·初放〉》
4.
生养;抚育。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诗·小雅·蓼莪》
躬此瘁,鞠予小子。
·王粲·《思亲为潘文则作》诗
少孤,兄全所鞠。
《新唐书·章全益传》
慈母情赤子,自有能鞠赤子之才。
·魏源·《默觚上·治篇一》
5.
爱。参见“鞠愛”。
6.
幼稚。参见“鞠子”。
7.
告戒。参见“鞠旅”。
8.
高貌。
鞠巍巍其天,俯而霓。
《文选·张衡〈南都赋〉》
9.
民族名。
又有鞠,或曰祴,居拔野古北,有木草,地多苔。
《新唐书·回鹘传下》
10.
星宿名。即禄星。
则见。鞠者何也?星名也。鞠则见者,见尔
《大戴礼记·夏小正》
11.
通“”。
穷;极。
既曰告之,曷又鞠止。
《诗·齐风·南山》
大。参见“鞠凶”。
尽;完全。
山川改,城阙为墟。宫簴空列。宇之,鞠禾黍。
《文选·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
故有崇基广厦,文甓雕甍,鞠土梗。
·卢肇·《宣州新兴寺碑铭》序
宋建炎已前,寺累遭火,鞠荆墟。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
困窘。
惟自鞠自苦。
《书·盘庚中》
郁结纡轸兮,离愍鞠。
《楚辞·九章·怀沙》
生前而得其死者,鞠而也。
·朱阅·《归解书彭阳公碑阴》
审问;究问。
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鞠之,终则有始。
《韩非子·扬权》
昔勘官皆先鞠奴,款定,泗(泗)和之
··《朝议大夫秘书少监王公墓志铭》
概、包拯鞠得其奸诈状并处死。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附《小浮梅闲话》
孙骇曰:“世有男子而姣媚若此者乎!”亟,要遮而鞠之。
·和邦额·《夜谭随录·碧碧》
12.
通“”。菊花。
〔季秋之月〕鞠有黄
《礼记·月令》
菊名治,《本草》名花。陶云:“鞠有二紫,香而味甘,其乃可青而大,似蒿而苦,若苦薏,非也。”
·林洪·《山家清供·紫英菊》
目衰林如脱鞠制颓龄
·姚鼐·《大观亭》诗
13.
姓。战国燕有太傅鞠武。见《史记·刺客列传》。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鞠”字右部件相同,均为“匊”
全部
二字词
  • 鞠躬
  • 蹴鞠
  • 击鞠
  • 鞠域
  • 推鞠
  • 蹋鞠
三字词
  • 三鞠躬
  • 鞠歌行
  • 山鞠穷
  • 鞠部头
  • 鞠茂草
四字词
  • 鞠躬尽瘁
  • 陈师鞠旅
  • 鞠躬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