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衡量;计算。
  • 例词
    不訾
2.
姓。
详细释义
1.
希求;思虑。
不疑在躬,不度民械,不愿于大家,不訾重器。
《礼记·少仪》
褊而心急,疾而易动发,心𢝌忿而不訾前者,可亡也。
《韩非子·亡
临财而不訾,临难而不避者,人之所取,而君子之行也。
·王安石·《勇惠》
2.
衡量;计量。
法: 高爵訾下爵
《商君书·境内》
怀其王佐之器,抱其邈世之材,秉竿拥筑,老死之伍,而遂不遭文王、高宗者,必不訾矣。
·葛洪·《抱朴子·时难》
江含海畜,其富訾。
·王安石·《祭高枢密若讷文》
3.
通“”。
钱财。
相如既,慕相如之人也,更名相如。以訾郎,事孝景帝,常侍,非其好也。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惟此田氏,訾厥里。
·余阙·《慈利州天门书院碑》
资给。参见“訾養”。
罚款。
王曰:“訾之人二甲。夫非令而擅,是寡人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4.
通“”。放纵。
今之所谓处士者……行伪险秽高言谨悫者也,以不俗俗,离纵而跂訾者也。
《荀子·非十二子》
5.
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
子取訾。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6.
姓。汉有楼虚侯訾顺。见《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7.
通“”。嗟叹之辞。
一人曰:“訾!天下之主,有侵君者,臣以臣之血湔其衽。”
《战国策·齐策三》
子反叱曰:“訾!退!酒也。”
《吕氏春秋·权勋》
,使我心若。訾黄其何不下!
《汉书·礼乐志》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訾”字上部件相同,均为“此”
全部
二字词
  • 娵訾
  • 訾粟
  • 不訾
  • 瑕訾
  • 指訾
  • 訾娵
三字词
  • 东不訾
  • 马訾水
  • 不中訾
四字词
  • 不訾诟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