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照原样写或画;模仿。
  • 例词
    摹本
    摹写
    临摹
    描摹
详细释义
1.
规划;谋画。
天下既定,命何次律令,信申法……日不暇摹弘矣。
《汉书·高帝纪下》
巧何足,景趣不真可惜。
·韩愈·《河南令舍池台》诗
2.
规制;法度。
玄者,幽摛万物而不形者也,陶虚而生乎,𢺄神明而定摹。
·扬雄·《太玄·
眇天末以期,规万世而大摹。
《文选·张衡〈东京赋〉》
3.
仿效;效法。
若是,三代不足摹,人未可也。
《后汉书·仲长统传》
故宜摹以定,因性以才。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近代之士好摹古人之文,是乞水者之也。
·方孝孺·《答王仲缙书》之一
余自少时从事制文字,即于两之文,心摹手追,奉以程式。
·戴名世·《〈庆历文读本〉序》
4.
谓依样书写绘制。
钟书乃有一卷,真,意悉是摹,多不足
南朝·梁武帝·《答陶弘景书》
玄宗,以图画岁久,恐微昧,使曹霸重摹之。
·封演·《封氏闻见记·图画》
以薄覆古帖上,就明牖景而摹,搨焉。
·桑世昌·《兰亭博议·临摹》
文十五行,凡古篆一百五十二字……阮氏据陈秋堂搨本摹入。
·叶廷·《吹网录·颂敦铭》
5.
描写;描述。
虽渊云之墨妙,严乐精……能摹暂离之情者乎!
南朝 梁·江淹·《别赋》
不用新境,定知
·朱松·《西湖泛舟》诗
少陵苦摹情,工于体物。
·陆时雍·《诗镜总论》
,摹形色,拳,大声发波,险语破石。
·梁绍壬·《两般秋雨随笔·鬼轻巡检》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摹”字上部件相同,均为“莫”
全部
二字词
  • 临摹
  • 描摹
  • 摹临
  • 摹写
  • 揣摹
  • 摹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