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
鼓
常用释义
1.
名
打击乐器,多为圆柱形,中间空,两面或一面蒙着皮子。
例词
大鼓
锣鼓
腰鼓
2.
名
作用、形状、声音像鼓的东西。
例词
耳鼓
石鼓
蛙鼓
3.
动
敲鼓;泛指敲击、弹奏或拍打。
例词
一鼓作气
鼓琴
鼓掌
4.
动
用风箱等扇(风)。
5.
动
振奋;发动。
例词
鼓动
鼓励
鼓舞
例句
在家人们的
鼓
励下,他选择坚持下去。
6.
动
凸起;胀大。
近义
凸
反义
瘪
例句
他早上醒来发现,自己的头上
鼓
起个包。
7.
形
形容凸起的程度高。
8.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
瞽奏鼓,
啬
夫
驰
,庶人走。
《书·胤征》
八音: 土曰
埙
,匏曰笙,皮曰鼓,竹曰管,
丝
曰
弦
,石曰磬,金曰
钟
,木曰柷。
注
《汉书·律历志上》
投竿跨
马
蹋
归
路,
才
到城
门
打鼓
声
。
唐
·
韩愈
·
《游城南·晚雨》诗
2.
泛指器乐。古代鼓用以节制其他乐器,古人以为群音之长,故称。
奏鼓
简简
,衎我烈祖。
注
《诗·商颂·那》
有娀氏有二佚女,
为
之九成之
台
,
饮
食必以鼓。
注
《吕氏春秋·音初》
3.
鼓声。
钟
鼓喤喤,磬
管将将
。
《诗·周颂·执竞》
心不使焉,
则
白黑在前而目不
见
,雷鼓在
侧
而耳不
闻
,
况于
使者乎!
注
《荀子·解蔽》
不意
书
生耳,
临
衰
厌
鼓鞞。
唐
·
杜甫
·
《秦州杂诗》之十一
4.
鼓面。
鼓
长
八尺,鼓四尺,中
围
加三之一,
谓
之鼖鼓。
注
《周礼·考工记·韗人》
5.
钟磬被敲击之处。
于上
谓
之鼓。
注
《周礼·考工记·凫氏》
股
为
二,鼓
为
三。
注
《磬氏》
6.
击鼓。
1
亦指击鼓使进。
五虞: 一鼓走疑,二
备从
来,三佐
车举
旗,四采虞人
谋
,五
后动
撚之。
《逸周书·大武》
鼓,用牲于社。
注
《春秋·庄公二十五年》
马
方
骇
,鼓而
惊
之。
注
《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
得
敌
,或鼓或
罢
,或泣或歌。
《易·中孚》
元戎
启
行,未鼓而破。
汉
·
陈琳
·
《檄吴将校部曲文》
长
鼓右
驱
,
逾
高昌,
历车师
,
钞
常
乐
,
绝
莫
贺
延
碛
,以
临炖
煌。
《新唐书·吐蕃传上》
7.
敲击或弹奏(乐器)。
鼓
钟钦钦
,鼓瑟鼓琴。
注
《诗·小雅·鼓
钟
》
坐于
樽
俎之南,鼓有虞氏之《南
风
》。
唐
·
韩愈
·
《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
琴瑟皆可鼓,何必
击
鼓乃
谓
之鼓乎!
清
·
俞樾
·
《茶香室丛钞·坎坎鼓我》
8.
振动;摇动。
鼓之以雷霆,
润
之以
风
雨。
《易·
系
辞上》
濯翮疏
风
,鼓翅𦒑。
晋
·
郭璞
·
《江赋》
其或鼓
万
物,
荡
六幽,上健行而弗息,下
刚
克而勿休。
宋
·
王禹
称
·
《复其见天地之心赋》
正
犹当
家之
妇
,不事饔飧,
专
鼓唇舌,
纵
然得
胜
,
岂
能肥家!
宋
·
郑樵
·
《〈通志〉总序》
9.
泛指敲或拍。
婆娑
呕
吟,鼓腋而笑。
汉
·
王褒
·
《四子讲德论》
王山人
仅
初,早
岁
英爽,
读书经
目成
诵
,
画
心不忘,且捷
于
裒撮
旧闻
。余
尝
鼓其腹云:“何便便作
经
笥乎?”
明
·
顾起纶
·
《国雅品·士品四》
“对啊!”徐守仁立即鼓了两下掌。
周而复
·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
10.
挥动;舞动。
飞镞
鼓
剑
,孩稚
无遗
。
《宋书·后废帝纪》
日鼓月
挥
兮,封腴
击鲜
。
唐
·
刘禹锡
·
《砥石赋》
11.
用风箱等扇(风)。
偃
矫
制,使
胶东
、
鲁国
鼓
铸盐铁
。
注
《汉书·终军传》
向晚霾
残
日,初宵鼓大
炉
。
唐
·
杜甫
·
《北风》诗
若有容
锥
之隙,
则
抑之中虚,鼓之
无风
,而器不成。
清
·
唐甄
·
《潜书·尊孟》
12.
(风吹)使膨胀。
惟弸彋其拂汩兮
注
《汉书·扬雄传上》
车子到门客落车,北风鼓得空车满。
刘大白
·
《卖布谣·雪门槛》
13.
凸起;涨大。
1
参见“
鼓脹
”。
其水尚崩浪
万寻
,
县
流千丈,
浑
洪
赑
怒,鼓若山
腾
。
北魏
·
郦道元
·
《水经注·河水四》
说
完,却鼓着腮
帮
子,
两
眼直
视
,一
声
不
语
。
《红楼梦》第四十回
指导员额上的青筋也鼓起来了。
魏巍
·
《在风雨里》
14.
激发;振作。
宝
玉
听
了,方又鼓起
兴
来。
《红楼梦》第八回
钟
离昧鼓着他的余勇,表示他不愿意和乌骓马一道生,他愿意和楚霸王一道死。
郭沫若
·
《豕蹄·楚霸王自杀》
〔梅春姐〕鼓着胆子,战栗地,嚅嚅地问道。
叶紫
·
《星》第五章二
15.
煽动;蛊惑。
于
是
时
也,而唱
释
老
于
其
间
,鼓天下之
众
而
从
之。
唐
·
韩愈
·
《与孟尚书书》
若方湛一
虽聪
明
灵
利,人物俊俏,能武能文,自足
动
人,而
无实盗
名,欲遂以其虚
声
鼓
贤
者使
从
己。
明
·
李贽
·
《寄焦弱侯书》
不
应
妄
为
大言,鼓天下之愚民而立教
门
。
清
·
颜元
·
《存人编·唤迷途·第二唤》
16.
鼓吹;抬高。
其姿容亦常常,但
蕴借
不
恶
,
时贤
雅尚之,因鼓其
声价
耳。
唐
·
孙棨
·
《北里志·天水仙哥》
然立于
现
今世界,
犹
不知通,
犹
不知
变
,日鼓其
旧说
,以
为风气
之障魔,亦可
谓
地球上第一守
旧
家矣。
铁郎
·
《二十世纪之湖南》
17.
击鼓的乐师。
鼓方叔入
于
河。
《论语·微子》
18.
形状、作用、声音像鼓的。
石鼓文,在
县
南二十里
许
,石形如鼓,其
数
有十,
盖纪
周宣王畋
猎
之事。
唐
·
李吉甫
·
《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二·天兴》
少陵
无
人
谪
仙死,才薄
将
奈石鼓何!
唐
·
韩愈
·
《石鼓歌》
耳有鼓焉,
声
入而肖其
响
,由鼓
传脑
而
觉为闻
。
清
·
谭嗣同
·
《仁学》十七
19.
罩在髻外的发饰。
制始
于汉晋
之大手髻,
郑
玄之所
谓
“假紒”,唐人之所
谓
“
义
髻”也。以
铁丝织为
圜,外
编
以
发
,高
视
髻之半,罩
于
髻,而以簪
绾
之,名曰“鼓”。
明
·
顾起元
·
《客座赘语·女饰》
20.
古代计时单位。因击鼓报时,故称。
𬘘
如打五鼓,
鸡鸣
天欲曙。
《晋书·良吏传·邓攸》
五鼓既作,
牵
牛正中,公乃盛服
执
笏以入即事。
唐
·
韩愈
·
《南海神庙碑》
年已老,
头
白且秃,
犹
依
灯
火坐
读
《
礼经
》,至城上三鼓不
辍
。
清
·
刘大
魁
·
《舅氏杨君权厝志》
21.
古代量器或衡器名。其容量大小或重量轻重说法不一。
献
米者操量鼓。
注
《礼记·曲礼上》
遂
赋晋国
一鼓
铁
,以
铸
刑鼎。
注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22.
计量。
然
后
瓜桃
枣
李一本
数
以盆鼓,然
后荤
菜百疏以
泽
量。
注
《荀子·富国》
23.
古称布十匹为一鼓。
且前朝短
书杂说
,即有呼食
为头
……布
为
鼓。
注
唐
·
段公路
·
《北户录·米饼》
24.
古国名。春秋时鼓国,在今河北省晋州市以西,为白狄的一支。
晋
荀吴
帅师
伐
鲜
虞。
围
鼓。
注
《左传·昭公十五年》
25.
通“
瞽
”。参见“
鼓説
”。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鼓”字右部件相同,均为“支”
全部
伎
吱
技
忮
妓
岐
肢
歧
枝
豉
攲
攱
汥
秓
翄
二字词
鼓舞
鼓励
鼓动
鼓劲
鼓点
鼓吹
三字词
拨浪鼓
退堂鼓
鸣天鼓
圆鼓鼓
气鼓鼓
敲边鼓
四字词
偃旗息鼓
晨钟暮鼓
紧锣密鼓
一鼓作气
欢欣鼓舞
旗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