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包扎;缠绕。
  • 例词
    裹腿
    裹扎
    包裹
  • 例句
    护士们用了好几层纱布来包他腿上的伤口。
2.
强行卷入。
  • 例词
    裹挟
详细释义
1.
包扎;缠绕。
引申为包。
糇粮,于橐于囊。
《诗·大雅·公刘》
人使之酒,而以犀革裹之。
《左传·庄公十二年》
因命取上清玉珠,以绛纱裹之,
·段成式·《酉阳杂俎·物异》
玄宗玉真,恒于皎月之下,以帕裹目,在方丈之互相捉
·《致虚杂俎》
他把绿色的长袍子揽起来裹在腰里,紧走走,慢跑跑,不打算再追赶他们。
姚雪垠·《长夜》三八
阮廷奎重新裹了一张花烟,点燃火,吧嗒吧嗒抽着。
叶辛·《蹉跎岁月》二四
2.
携带。
君子既食,裹其乎?
《礼记·杂记下》
二客如有待,裹茶泉春幽。
·虞集·《写庐山图上》诗
彬不能制,乃裹五十日,再往攻涿州。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
3.
停止。
又他日,耳欲,目欲,然所以供视听者,又皆在室外,脚亦裹而不前,耳、目亦如之何也。
·吴趼人·《俏皮话·脚权》
4.
包罗;笼罩。
昔者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绕颍泗,西包巴蜀,裹郯邳。
《淮南子·兵略》
稠花乱蕊裹江,行步欹危怕春。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二
,中裹着一人。
《水浒传》第三回
他的思想被一张理不清的网裹住了。
巴金·《寒夜》一
5.
穿上;着。
亦得辞渔樵,青袍裹身荷朝。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
裹青衫,事自悔尤。
·王安石·《送张拱微出都》诗
别瞧她们现在满身裹着绫罗,谁知道她们在赋税和债务的重重鞭挞下,被逼卖到这里来,当着主人和宾客的面强颜欢笑,背地里却是热泪暗注的苦况?
徐兴业·《金瓯缺》第三章三
6.
果腹。
薄粥不足裹,深泥谅难驰
·韩愈·《赠崔立之》诗
7.
袋;包。
亦用作包裹之物的计量词。
裹,石唇安茶臼。
·王维·《酬黎居士淅川作》诗
阿伽佗,更何得有裹。
鲁迅·《集外集·〈痴华蔓〉题记》
朱三百裹,兀乃膜拜而受。
《穆天子传》卷二
绍兴中,福公及阁恺出使庭,至燕山,忽有人持栗各十裹来献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
女曰:“宗郎是我表兄。病沉便省有故不得去。灵药一裹,寄致之。”
·蒲松龄·《聊斋志异·荷花三娘子》
8.
形状。
阜之山,丈之材,所以然者何也?皆其小,而不能容巨大也;又况乎以裹之者邪?
《淮南子·真》
9.
花草的子房或果实。
绿叶紫裹,朱
《文选·宋玉〈高唐赋〉》
翘茎𬉂蕊,濯散裹。
《郭璞〈江赋〉》
10.
方言。吸。
〔冠先生〕用嘴唇裹了一点点酒,他砸着滋味说:“酒烫得还好!”
老舍·《四世同堂》二六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裹脚
  • 包裹
  • 裹足
  • 裹扎
  • 裹肚
  • 裹胁
三字词
  • 裹脚布
  • 一裹圆
  • 一裹穷
  • 裹梅花
  • 裹饭家
  • 裹糇粮
四字词
  • 马革裹尸
  • 红装素裹
  • 裹足不前
  • 银装素裹
  • 裹粮坐甲
  • 红妆素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