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
寇
常用释义
1.
名
侵略者;盗匪。
例词
寇仇
敌寇
贼寇
例句
这位将军振臂一呼,就把敌
寇
吓得屁滚尿流。
2.
动
外敌来侵略。
例词
寇边
入寇
例句
士兵们奋勇杀敌,击退了入
寇
中原的敌军。
3.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暴乱;为害。
民之未戾,
职
盗
为
寇。
注
《诗·大雅·桑柔》
故曰大匠不斲,大庖不豆,大勇不
斗
,大兵不寇。
注
《吕氏春秋·贵公》
二物交寇我,生世真如浮。
宋
·
范成大
·
《次韵温伯谋归》
2.
劫掠。
无
敢寇攘。
注
《书·费誓》
入康居
东
界,令
军
不得
为
寇。
注
《汉书·陈汤传》
盖应变将
略,非其所
长欤
注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
3.
盗匪。群行劫掠者。
1
引申指物之繁多。
2
参见“寇鳧”。
寇
贼奸
宄。
注
《书·舜典》
聚
敛
者,召寇、肥
敌
、亡
国
、危身之道也。
《荀子·王制》
凡物盛多
谓
之寇。
《方言》第一
4.
侵略;侵犯。
是
时
匈奴
强
,
数
寇
边
,上
发
兵以
御
之。
《汉书·晁错传》
时
匈奴
寇边
。
汉
·
荀悦
·
《汉纪·平帝纪》
坚将
寇
晋
,群臣切
谏
不
从
。
明
·
冯梦龙
·
《智囊补·闺智·苻坚妻》
夏四月,英吉利
将
寇吴淞,先以戈船三十艘,
进
攻乍浦。
清
·
黄钧宰
·
《金壶浪墨·吴淞之变》
5.
强盗;侵略者;敌人。
虢射曰:“弗予
赂
地而予之
籴
,
无损于
怨而厚
于
寇,不若勿予。”
《国语·晋语三》
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
捍
弓而射之。
《吕氏春秋·壅塞》
是以北狄
宾
洽,
边
不恤
寇
,甲士
寝
而旌旗仆也。
汉
·
王褒
·
《四子讲德论》
敦固守孤城,
独当群寇
。
晋
·
潘岳
·
《马汧督诔》
坚
壁清野,寇
无
所得。
《新唐书·狄仁杰传》
6.
姓。
寇氏,周有
苏
忿生
为
司寇,子
孙
以官氏焉。一云
卫
康叔
为
周司寇,支
孙
以官
为
氏。秦
灭卫
,君角家于土谷,寇恂其八世
孙
也。又
后
魏改口引氏
为
寇氏。
《通志·氏族四》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二字词
倭寇
司寇
寇丹
雠寇
穷寇
流寇
三字词
寇莱公
借寇恂
小司寇
野司寇
四字词
穷寇勿追
视如寇仇
成王败寇
养寇自重
穷寇莫追
落草为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