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拴住;系(jì)住。
  • 例词
    羁縻
详细释义
1.
牛缰绳。
泛指绳索。
盖闻天子之夷狄也,其义羁縻勿而已。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穴呼天,涕下如縻。
《文选·王粲〈咏史诗〉》
子行其野,有叟跛牛于蹊,偶焉……叟縻而
·刘禹锡·《因论·叹牛》
途遇石,遥望之,以膝行,下如縻。
·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
奋长縻,是
·刘琨·《答卢谌诗》
东则连木,乃陟百梯,方降岩侧,縻,仍今存焉,故亦曰百梯山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
广备縻索,多聚勇力。
·薛用弱·《集异记·嘉陵江巨木》
2.
拴缚,束缚;牵制。
也,左右,上下所縻,其不悖,其不逆。
《晏子春秋·问上十二》
策縻之,但守三面。
《晋书·文帝纪》
难觅长绳縻日住,且羯鼓唤花
·陆游·《芳华楼夜饮》诗之二
知此身縻官籍,况又在文章台阁
·沈鲸·《双珠记·与珠觅珠》
3.
通“”。
分散。
〔龠〕其似爵,以縻爵禄。
《汉书·律历志上》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易·中孚》
耗费;浪费。
今縻月,捐父母,室家,以争校,可乎?
··《陈民表墓志铭》
碎烂。参见“縻漫”、“縻爛”。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縻”字左上部件相同,均为“麻”
全部
麿
二字词
  • 羁縻
  • 縻军
  • 縃縻
  • 縻络
  • 縻絷
  • 豢縻
三字词
  • 羁縻州
  • 酴縻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