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é
jiē
常用释义
1.
竹节;泛指草、禾茎上生叶的部位或植物枝干相连接的部位。
  • 例词
    竹节
    枝节
    藕节
2.
人和动物骨骼连接的地方。
  • 例词
    骨节
    关节
  • 例句
    他的关一遇到阴天下雨就会疼。
3.
节气;节日。
  • 例词
    四时八节
    清明节
    中秋节
    过节
  • 例句
    在中秋,我们团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
4.
互相衔接的事物中的一个段落;整体中的一个部分。
  • 例词
    节目
    环节
    脱节
    章节
5.
从整体中截取一部分。
  • 例词
    节录
    节选
    删节
6.
礼节。
  • 例词
    繁文缛节
7.
操守。
  • 例词
    高风亮节
    气节
    变节
8.
用于分段的事物。
9.
节俭;限制。
  • 例词
    开源节流
    节哀
    节育
    节制
10.
节奏,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 例词
    节拍
    节律
11.
事项。
  • 例词
    不拘小节
    细节
  • 例句
    她非常细心,总是能注意到一些工作上的小细
12.
古代出使外国或调兵所持的凭证。
  • 例词
    符节
详细释义
1.
竹节。
亦泛指草木条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伶〕取竹之谷,以生空者,断两节闲,其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之宫。
《吕氏春秋·古乐》
根凡年,工人截之为长鞭,一一目皆天然。珠重重,星连连
··《咏马鞭》
山……其木也,为坚
《易·说卦》
扶南香皆共一木,根是旃檀,是沈香,花是舌,是霍香。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志怪》
2.
骨节。人身及动物骨骼联接的部分。
食居处适皆通利矣。
《吕氏春秋·开春》
人有三百六十,偶天之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3.
事物的一端为一节。
亦泛指事项。
象牙乃知其大牛,虎尾乃知其大于狸,一节见而百知也。
《淮南子·说林》
而擅离职守一臣部掌,臣待罪曹,不得不言。
·袁宏道·《查参擅去诸臣疏》
我们渐渐地谈起儿时的旧事,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
鲁迅·《野草·风筝》
叔〕知我不羞小功名不于天下也。
《史记·管晏列传》
孔子宓子曰:“子治父而众说丘所以之者。”曰:“不父其父,子其子,恤孤而哀丧纪。”孔子曰:“善,小也,小民附矣,未足也。”
·刘向·《说苑·政理》
4.
量词。
麝月答去了,半日,果然拿了半节来
《红楼梦》第五二回
再走几十步,下一节坡,就是宽敞平坦的河滩。
柳青·《铜墙铁壁》第一章
5.
节令;节日。古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为八节;后分一年为二十四节。
阴阳、八位、十二度、二十四各有教令。
《史记·太史公自序》
,感念已深。
南朝 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
如何自作愁人。
·许棠·《曲江三月三日》诗
一户者,昧四方之者,失三之利。
·何景明·《赠杨静之南归序》
6.
时期。
,五年反。
《国语·越语下》
〔吕后〕及晚色衰弛,而戚夫人有
《史记·外戚世家论》
郗太尉晚,既雅非所,而甚矜之。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
余前知其戾忍而非也,既而晚末路,乃有不可道者。
·方苞·《书〈直隶新安张烈妇荆氏行实〉后》
7.
符节。古代使臣所持以作凭证。
以死,故以官。
《左传·文公八年》
且臣奉王之使楚,楚何敢加
《史记·张仪列传》
明年,李希烈反。御史大夫,授节帅江西,以希烈。
·韩愈·《曹成王碑》
江皋,龙骧忧国事,不顾残躯双鬓苍白了。
·孔尚任·《桃花扇·争位》
俄而赵高复持节由右阶上,立月台正中。
郭沫若·《高渐离》第五幕
8.
气节;节操。
曾子曰:“可以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而不可也——君子人?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
今臣智不能存不能死君,勇不能待寇,然之,非法也。
《韩诗外传》卷八
乐饥陋巷,以高尚之;藏器全真,以待天年之
·葛洪·《抱朴子·名实》
人守清苦,议论平正。
·韩愈·《论孔戣致仕状》
生之,以昭苦之感者也。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9.
志节;志向。
以秦而下与国,臣恐其害于东周。
《战国策·秦策五》
及解年,更折节为俭,以德怨。
《汉书·游侠传·郭解》
10.
礼节。
至,然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祭先焉。
《礼记·文王世子》
狄人蹲踞无节,然咸翼之法,莫敢犯。
《周书·于翼传》
宏道疏节之罪,上通于天。
·袁宏道·《与冯侍郎座主书》
11.
法度;法则。
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矣。
《礼记·乐记》
议虽未中,其不肯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
·韩愈·《答吕毉山人书》
12.
节制;管束。
酒濡首,亦不知也。
《易·未济》
不理,食不劳过者,病共之。
《韩诗外传》卷一
至如畋狩旅,燕享刑,因民之性,不可卒除,就,使不淫滥尔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
召至京,改天平
《新唐书·乌重胤传》
13.
节约;省俭。
知侈百用矣。
《管子·乘马》
寡人衣食之用……三十年矣。
《史记·吴王濞列传》
14.
减除。
亦指删节。
节驵侩贪贾三之,廉五之。
《汉书·货殖传》
夜眠甚安,酒已不喝,因赴宴时须喝,恐太多,故平时节去也。
鲁迅·《书信集·致许广平》
贾师宪有《三礼节》、《左传节》、《史要略》,又欲《十三注疏》。
·俞樾·《茶香室丛钞·经书删节本》
《太史公自序》作“天子,退侯,大夫”;班用史公原文作,乃去“天子退”三字。
杨树达·《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七
15.
一种古乐器。用两圆竹编成,上合下开,形似箕,可以拍之成声以节乐。
巴姬弦,击节
·左思·《蜀都赋》
〔秦青〕郊,乃抚节悲歌,震林木,遏行
《宋书·乐志一》
氏,色也,慧通史;抚节安歌,者莫不心醉。
·方苞·《石斋黄公逸事》
16.
节奏;节拍。
舞,律兮合
《楚辞·九歌·东君》
马韩人〕聚歌舞,舞辄数十人相,蹋地为节
《后汉书·东夷传·三韩》
每扣鼓和,臻蓬蓬之音,为节而舞。
·《宣政杂录》
遂使女子舞,主人抵掌为节
·徐士銮·《宋艳·傅会》
17.
适;适度。
其有不安以告世子。
《礼记·文王世子》
今君之履,冰月服之,是重寒也,履重不
《晏子春秋·谏下十三》
18.
证验;验证。
故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
《荀子·性恶》
19.
犹等。等级;等次。
夫中山,千乘之也,而敌万乘之二,再,此用兵之上也。
《战国策·齐策五》
20.
即斗拱。屋柱上端顶住横梁的木结构。
臧文仲居蔡,山藻棁。
《论语·公冶长》
21.
六十四卦之一,卦象为䷻,兑下坎上。
象曰: 上有水,
《易·节》
22.
通“”。高峻貌。
彼南山,岩岩
《诗·小雅·节南山》
堂堂,看道、冠拱立。
·辛弃疾·《满江红·冷泉亭》词
23.
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一节等于1海里/小时。
24.
姓。明有节铎。见《正字通·竹部》。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春节
  • 变节
  • 季节
  • 节日
  • 节省
  • 节余
三字词
  • 清明节
  • 泼水节
  • 父亲节
  • 母亲节
  • 假节钺
  • 端午节
四字词
  • 节哀顺变
  • 盘根错节
  • 高风亮节
  • 开源节流
  • 不拘小节
  • 繁文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