陂
陂
bēi
pí
pō
bì
常用释义
1.
名
池塘。
例词
陂池
陂塘
2.
名
池边;水边。
3.
名
山坡;坡地。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堤防;堤岸。
1
亦指筑堤防。
彼
泽
之陂,有蒲
与
荷。
注
《诗·陈风·泽陂》
母媪,
尝
息大
泽
之陂,
梦与
神遇。
《汉书·高帝纪上》
晴野花侵路,春陂水上
桥
。
唐
·
姚合
·
《游春》诗之十
土人
环
石
为
陂,壅成巨潭,以灌山塍。
明
·
徐弘祖
·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禹之
决
九川,陂九
泽
,互
为
用者也。
决
者
泄
之以
为
利,陂者蓄之以
为
用也。
明
·
徐光启
·
《漕河议》
2.
池塘湖泊。
十
顷
之陂可以灌四十
顷
,而一
顷
之陂可以灌四
顷
,大小之衰然。
注
《淮南子·说林训》
叔度汪汪如
万顷
之陂。澄之不清,
扰
之不
浊
。
南朝·宋
·
刘义庆
·
《世说新语·德行》
横陂受
后涧
,直
堑输
前
渎
。
宋
·
王安石
·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
3.
壅塞。
乃
筑台于
章
华
之上,
阙为
石郭,陂
汉
,以象帝舜。
注
《国语·吴语》
4.
山坡。
千里
远结
婚,悠悠隔山陂。
注
《文选·古诗〈冉冉孤生竹〉》
渺渺江
与
潭,茫茫山
与
陂。
宋
·
王安石
·
《思王逢原》诗
5.
旁边;边际。
滨于东
海之陂,
鼋鼍鱼鳖
之
与处
,而
蛙黾
之
与
同渚。
注
《国语·越语下》
腾
雨
师
,洒路陂。
注
《汉书·礼乐志》
6.
靠近。
陂山谷而
闲处
兮,守寂寞而存神。
注
《后汉书·冯衍传下》
7.
沿着;顺着(河岸)。
傍南山北,陂河西行至莎
车
,
为
南道。
注
《后汉书·西域传序》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陂”字右部件相同,均为“皮”
全部
诐
披
波
帔
坡
彼
玻
皱
铍
破
被
皲
跛
皴
鲏
鞁
佊
岥
怶
柀
狓
皳
皵
皶
皷
皸
皺
皻
皼
皽
皾
秛
紴
耚
蚾
詖
貱
鈹
駊
骳
鮍
麬
二字词
芍陂
渼陂
陂鄣
山陂
崤陂
田陂
三字词
鸿隙陂
千顷陂
皇子陂
复陂谣
鸭子陂
鸬鹚陂
四字词
陂湖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