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ì
zuó
常用释义
1.
士兵。
  • 例词
    无名小卒
    马前卒
    士卒
  • 例句
    没想到这个无名小竟能做出如此出色的成绩来。
2.
差役。
  • 例词
    狱卒
    走卒
3.
完毕,结束。
  • 例词
    卒岁
    卒业
  • 例句
    业于美术专科学校,如今在一家艺术馆工作。
4.
死亡。
  • 例词
    暴卒
    病卒
5.
表示事情经过发展变化,最终出现某种结果,相当于“终于”。
6.
姓。
详细释义
1.
步兵。后泛指士兵。
吏、卒、民多心不一者,皆在其将长
《墨子·号令》
以故王得与数出西遁……诸将卒不能者,在城中。
《史记·高祖本纪》
爰命崇文,分卒禁;有安其暴我野。
·韩愈·《元和圣德诗》
军队是党和人民的,我没有一兵一卒。
柯岗·《刘帅印象记》
2.
旧时被征调服徭役的人。
如:走卒、狱卒。
使二卿卒塞决河,河徙二渠,禹之故焉。
《史记·孝武本纪》
孝文河决酸东溃郡大卒塞之。
《汉书·沟洫志》
在铁官里劳动的人有徒,有卒……卒是定期服徭役的民人。
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
3.
春秋时齐国居民的编制,三百家为一卒。
制鄙三十家邑,邑有司;十邑卒,卒有卒
《国语·齐语》
4.
春秋时军队的编制,以一百人或二百人为卒。
二百人为卒。
五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
《周礼·地官·小司徒》
公乘人,卒列无长
《左传·昭公三年》
四里为连,故二百人卒,连长帅之。
《国语·齐语》
5.
春秋时军队中二十五人的指挥者。
卒必力……卒不力,以承
《逸周书·武顺》
6.
尽;完毕。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诗·邶风·日月》
未及卒,公子立色,告驾归救魏。
《史记·魏公子列传》
,既不少矣,率多隐语可卒解。
·葛洪·《抱朴子·内篇序》
里中有讲经会,君帖帖坐生下,恐不卒得
·黄宗羲·《进士心友张君墓志铭》
那时候他已在县立小学卒了业,正在那里换来换去的换中学堂。
郁达夫·《沉沦》
7.
末尾;结局。
有始有卒者,其惟人乎!
《论语·子张》
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持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三国·魏·曹丕·《善哉行》
其情易,私其法易紊,可不思其卒哉。
·恽敬·《罗坊乡塾记》
8.
终于;最后。
晏子使,景公更其宅,反成矣。既拜,毁之……卒宅。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二二》
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善士。
《孟子·尽心下》
数与齐诸公子逐重射……既辈毕,而田忌一不而再,卒得王千金。
《史记·孙武列传》
予是日迫赴太守宇文约饭,不能尽记卒不暇再到,至今以恨。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
主要或次要之点,数幕后忽然失去,如《人心》片婴儿被妹抱归后,卒不复见,亦其一例。
沈钧儒·《洪深〈申屠氏〉序言》
9.
停止。
卒食,洗爵酌。
《仪礼·士昏礼》
三日五哭卒。
《礼记·奔丧》
10.
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
天子死曰崩,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礼记·曲礼下》
晋献公卒,四子争更立,晋乱
《史记·魏世家》
逮尼父卒,哀公作其憖之切,呼之作,古式存焉。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诔碑》
〔村夫女〕生公兄弟三人,寅之湖广参议,又一乡贡进士,俱贤贵父卒。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刘艮斋娶妾同姓》
君以一九又二年六月十八日生,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卒。
鲁迅·《且介亭杂文·韦素园墓记》
11.
通“”。高峻。
渐渐之石,其卒矣;山川悠,曷其没矣。
《诗·小雅·渐渐之石》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走卒
  • 武卒
  • 士卒
  • 小卒
  • 赤卒
  • 鬼卒
三字词
  • 卒业生
  • 司更卒
  • 防送卒
  • 楼船卒
  • 吴门卒
  • 军下卒
四字词
  • 无名小卒
  • 身先士卒
  • 丢卒保车
  • 聊以卒岁
  • 贩夫走卒
  • 不忍卒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