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是;对(常跟否定词“”连用)。
详细释义
1.
指好的或正确的(言行)。
亦指善政;治绩。
犯五不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左传·隐公十一年》
韪见戒。
《汉书·叙传下》
霍光范明友追匈奴便击乌桓,匈奴由是恐,不能出兵,矣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汉昭帝二》
荆南怀譓,朔北思
·左思·《魏都赋》
岱定河安,惟公之
·韩愈·《祭马仆射文》
2.
安好;善美。
京室密清,罔有不
《文选·张衡〈东京赋〉》
风载韪时圣
·张协·《七命》
3.
以为是;同意;赞赏。
仲尼曰:“守道不如守官,君子之。”
《左传·昭公二十年》
议闻,代宗不其言。
《新唐书·黎传》
时张靖清尚在关布置防守事,深
郭希仁·《从戎纪略》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韪”字左下部件相同,均为“是”
全部
二字词
  • 韪德
  • 不韪
  • 五韪
三字词
  • 大不韪
四字词
  • 甘冒不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