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ǐ
xiǎn
sěn
常用释义
1.
使(水或其他液体)分散地落下。
  • 例词
    洒扫
  • 例句
    母亲给花园里的花了些水,让花开得更好了。
2.
(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
  • 例词
    喷洒
  • 例句
    母亲要求他把在地上的饼干捡起来。
3.
姓。
详细释义
1.
淋水在地面上。
子有廷内,弗洒弗
《诗·唐风·山有枢》
2.
散落。
屑桂与姜,以洒上而之。
《礼记·内则》
平石,落泉洒衣巾。
·孟浩然·《还山赠湛法师》诗
3.
散发;分散。
洒其正保
《逸周书·大匡》
我只你欠的,洒派在别的户身上,替你官便了。
·朱有·《仗义疏财》
4.
水分流。
底柱,凿为龙门
《墨子·兼爱中》
5.
甩落;甩开。
〔一个钱〕藏在那好?藏在袖子恐怕洒掉了。
·徐复祚·《一文钱》第一出
6.
抖出;揭开。
虽则我家老二捧茶,不该从往下走,你也不就在董老跟前洒出!不惹得董老笑?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
7.
斟;倒。
那窗臼,呀的有寿儿恐怕醒爹,即桌上取壶来,洒些茶在里边开时却就不
《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
8.
挥洒。多指书写
绍兴乙未六月,思陵常《褉序》刻,光世子之,孝宗洒宸翰于
·陈继儒·《珍珠船》卷二
9.
自然,不拘束。参见“洒如”。
10.
刺绣。
参见“洒線”。
江苏涟水有《卖货郎》歌云:“……买你三号针洒翠花。”
朱自清·《中国歌谣·歌谣的分类》
11.
宋元时关西方言。男性的自称代词,犹“”。传统戏剧中多用之。
你府佥来请洒,洒不去不得。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十出
12.
把水泼散开来。
亦指事物播散开来。
凡拚之道,水于,攘臂袂及肘,堂上,室中握手。
《管子·弟子职》
蚩尤居前,进扫,雨师洒道。
·王充·《论衡·纪妖》
弗洒弗埽。
《诗·唐风·山有枢》
路上刚洒过水,车轮在地上印出两道线。
茅盾·《色盲》五
今皇威遐震,戎方静,将洒风于斯民至德。
《宋书·礼志一》
13.
谓东西散落下来。
蹄足血。
战国 楚·宋玉·《高唐赋》
渡江江郊,高者挂罥林梢。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黛玉〕方转过来,尚望着门洒几点泪
《红楼梦》第二七回
小米洒了一地。
老舍·《离婚》第四
14.
器物倾覆,里面盛的东西泼了出来。
不想袖子一,把筷子拐在地下,把盅酒也拐倒了,了一桌子。
《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
一锅面条都让我洒了,害得你们饭也没吃。
何永鳌·《火焰山上四十天》
15.
投;挥;甩开。
其鼓枻回轮洒钓
《文选·潘岳〈西征赋〉》
渊圣皇帝居宫,日亲洒宸翰,唐十八士并姓名序宫僚公叔夜。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
立过来没有好久,菊咬就洒翅膀了。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六
他用力将手一洒,洒脱了李桂英的手,反身就走。
茅盾·《多角关系》九
16.
清除。
参见“灑除”。
便躬率三除二寇,荡涤河渭,清洒旧京。
·孙绰·《谏移都洛阳疏》
17.
淋。
为实乎?则执杓而河者,不过满腹;室而雨者,不濡身。
三国 魏·李康·《运命论》
18.
谓风吹动。
飒洒,激芳香而赏芬。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闻灵辉照;时风,程形音。
·陆机·《演连珠》之六
已自凉,秋此日衣裳。
·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之一
幽人天柱,茅屋
·林逋·《洞霄宫》诗
19.
潇洒脱俗,不拘束。
宗之萧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杜甫·《饮中八仙歌》
20.
钓具。
筒洒连锋,罾䍣比船。
《文选·郭璞〈江赋〉》
21.
乐器名。
大瑟
《尔雅·释乐》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洒”字右部件相同,均为“西”
全部
与“洒”字左部件相同,均为“氵”
全部
二字词
  • 洒脱
  • 喷洒
  • 潇洒
  • 洒落
  • 洒家
  • 泼洒
三字词
  • 洒水车
  • 空洒洒
  • 阔洒洒
  • 赤洒洒
  • 洒泪雨
  • 洒海剌
四字词
  • 洋洋洒洒
  • 挥洒自如
  • 洒扫应对
  • 风流潇洒
  • 潇潇洒洒
  • 潇洒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