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伸展;变长。
  • 例词
    延长
    延展
    蔓延
    延伸
  • 例句
    这条道路一直伸到了山脚下。
2.
推迟。
  • 例词
    延迟
    延期
    延误
    顺延
  • 例句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运动会将期举行。
3.
聘请;邀请。
  • 例词
    延请
    延师
    延医
4.
姓。
详细释义
1.
长;远。
我不敢知曰: 有夏服天命,惟有年;我不敢知曰: 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厥命。
《书·召诰》
,皓呈露。
《文选·曹植〈洛神赋〉》
同行二十人,魂骨俱坑填;灵师挂怀,冒涉道延。
·韩愈·《送灵师》诗
2.
高。参见“延樓”。
3.
延续;延长;伸长。
君亦悔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穆。
《左传·成公十三年》
已得文王之年,命自延。
·王充·《论衡·感类》
兹物苟停,吾寿安得延!
·陆机·《长歌行》
雀比,鹤颈把琴
·李渔·《怜香伴·闻试》
4.
展开;蔓延。
故仁人之兵,聚成卒,散成列;延若莫邪之刃,之者则断;兑(若莫邪之利之者
《荀子·议兵》
微火不戒,延我宝库
·潘岳·《关中诗》
木石扃幽,黍苗延高
南朝 宋·颜延之·《还至梁城作》诗
5.
达到;及于。
乃诏虞人典延昆,西驰阊阖
《文选·扬雄〈羽猎赋〉》
孙渊承籍父兄,世居裔……葛越布朔土,貂延乎吴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6.
引导;引入;迎接。
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
《礼记·曲礼上》
巫咸兮叫帝天庭兮延神。
《文选·扬雄〈甘泉赋〉》
簟,开合延清
·王昌龄·《赵十四兄见访》诗
延佳客,常带岚认远村。
·林逋·《山阁偶书》诗
公云:“既深交,事有密,非益公者。”遂延入内。
·李中馥·《原李耳载·两贤异用》
7.
诱引;引发。
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必受之。留心矣。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在南窗,门馆肃肃。苔草延古意,视听转
·王昌龄·《秋兴》诗
8.
聘请;邀请;招揽。
其姓而延之以官。
《史记·赵世家》
人各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陶潜·《桃花源记》
家比下诏书,以延天下豪俊之士,待之以不次之位。
·司马光·《贤良策问》
善〕却又吝,不肯延在家,送到一个亲戚人家附
《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
辽东朱子颍为两使,延先生主梅花院。
·姚莹·《朝议大夫刑部郎中惜抱先生行状》
9.
连接。
延。
《文选·张衡〈西京赋〉》
洞立,延帷接枑,环阶,引池分席。
南朝 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10.
搬运。
筑层台,延石千里,延壤百里。
·刘向·《说苑·正谏》
果木有行,壤石无远延。
南朝 宋·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
延木石,斧斤,山谷连声,春夏不
《新唐书·张说传》
11.
指时间往后推移。
参见“延期”。
人生,有延月者,有少月者,不足怪。
北魏··《洛阳伽蓝记·宣忠寺》
啊!能不能让他们多延一天?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二七章
12.
陈设。
广乐,奏九成,冠《韶》《夏》,冒《六》。
·左思·《魏都赋》
13.
传播;传扬。
参见“延譽”。
垂延,德惟克。
·韩愈·《独孤府君墓志铭》
江有士,南延名
·董樵·《刘旅皇半刺》诗
14.
通“”。参见“延道”。
15.
通“”。覆在冕上的布。
引申为倾覆。参见“延鼎”。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邃延。
《礼记·玉藻》
16.
通“”。盈馀。
至大中十四年,内库赀积如山,户部延
《新唐书·南诏传下·蒙巂诏》
17.
通“”。欺骗。
信如尾星,乃不延,不足而益
·《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燕王》
18.
姓。汉有延广。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下》。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延”字左下部件相同,均为“廴”
全部
二字词
  • 蔓延
  • 延长
  • 拖延
  • 延误
  • 延迟
  • 外延
三字词
  • 延展性
  • 不周延
  • 延长线
  • 延秋门
  • 延平津
  • 延陵剑
四字词
  • 苟延残喘
  • 延年益寿
  • 益寿延年
  • 祛病延年
  • 绵延不绝
  • 美意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