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粗绳或大链子。
  • 例词
    索道
    船索
    绞索
    绳索
  • 例句
    她借助绳,艰难地在悬崖上攀爬着。
2.
搜求;寻找;探求。
  • 例词
    摸索
    搜索
    探索
3.
要;讨取。
  • 例词
    索价
    索赔
    索取
    勒索
  • 例句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他们从不取回报。
4.
孤单。
  • 例词
    离群索居
5.
寂寞;没有兴味。
  • 例词
    索然无味
6.
姓。
详细释义
1.
粗绳。泛指绳索。
引申为链子。
兆民,懔乎若朽索之
《书·五子之歌》
被褐索,庸乎傅
《墨子·尚贤中》
挂芦户上,于门阑
·王充·《论衡·谢短》
露索秦宫井,殿筝。
·李商隐·《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诗
因思昔,索千沈江底。
·汪元量·《莺啼序·重过金陵》词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毛泽东·《长征》诗
2.
绞合使紧。
参见“索綯”。
菌桂以蕙兮,索胡𫄥𫄥
《楚辞·离骚》
明日,又弟子索丝绳以入,太祖玉冠,春出丝绳系之而
·都穆·《都公谭纂》卷上
3.
发辫;头发。参见“索虜”、“索葛”。
4.
寻求;探索。
引申为思考;研究。
而不知乘兮,焉皇皇而更索?
《楚辞·九辩》
士不外索,取食客下足矣。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驱骐骥于庭,求猿猱于槛倒裘而索也。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
索微言于乱志,孤笑于群忧
·韩愈·《别知赋》
索之吾中国,则两纪均于黄海沿岸遇之。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
不索招,日不免。
《逸周书·小开》
人皆欲智,而莫索其所以智乎。
《管子·心术上》
惟至哲能以材,情索性,流照原,而善之迹判矣。
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原序》
5.
索取;讨取。
太傅〕索足之曰:“不可啼,。”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
譬如伎,王前作,王后从王索,王不之。
《百喻经·伎儿作乐喻》
依方酒愁去,借裁巾怕索
·陆龟蒙·《袭美以公斋小宴见招》诗
嗔稚子,寒天。
·孙枝蔚·《元夜索火不得作此自伤》诗
6.
搜查。
〔仲夏之月〕市毋索。
《礼记·月令》
者疑中有人,忘索之。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有造士之者,索其褚中,得公文,御史所上,不差一字。
··《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
7.
选择。
侯伐人使正夙沙以索牛,皆百匹。
《左传·襄公二年》
故曰:“不虚出,而患不生,福不家,不索人,此之也。”
《管子·禁藏》
8.
聘娶。
援,乃子索布女,布之。
《三国志·魏志·袁术传》
皇后忿然曰:“𪾢地伐不可耐,我伊索得元家女,望隆基。”
《隋书·房陵王勇传》
那一的百姓里头,有一子,前有一生得好,若是不曾嫁人呵,索弟朵奔篾妻。
《元朝秘史》卷一
9.
尽;空。
之晨,惟家之索。
《书·牧誓》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
《史记·滑稽列传》
年且索,旅力已愆,尚何施,可以报称
·王安石·《代上明州到任表》
日久肺已索,转伤
赵良·《医宗金鉴·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病脉症并治第七·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10.
离散;孤独。
如自知未足,倦极昼寝,是精神索也。
·王充·《论衡·问孔》
分索易,实难
·陆机·《答贾长渊》诗
孟生去索,侯氏来还歉。
·韩愈·《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诗
怀索。
·陆游·《钗头凤》词
11.
法度。
以商政,疆以周索。
《左传·定公四年》
开晋索,指昴逼虞星。
·顾炎武·《井陉》诗
12.
见“索然”。
13.
须;应;得。
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诗之二
山惟寇盗可虞,常索用心,南中不侔。
·范仲淹·《知府大卿书》
籍、蜀羽、秦白起,若比这个将军,兵书战策,索拜做父。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夜去,索要圈留他住。
·唐寅·《集贤宾》词
妃已回唐宫,我索向月主娘娘覆旨则个
··《长生殿·闻乐》
古愚拗他不,只索他一人去。
《辛亥革命·兴中会革命史要》
14.
索性;干脆。
早知死后无,索把生前恩勾。
《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15.
犹煞。确是;真是。
想老丞相在京……那般受用快活。今日在此居,索是忧闷也。
·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
也索作怪,娶了亲来,并不曾房,却同一朋友同起同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
16.
量词。
古用绳计量长度,因以为计量单位。
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十而索,百步而堵,三百步而里,千步而井。
《大戴礼记·主言》
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青山。
·王禹·《畬田词》之一
计算钱币的单位。古代以绳索穿铜钱,每千文为一索,或称一贯。
当国时,公然受贿赂官鬻爵,至有定,故当时为曰:“三千索,直秘;五百,擢通判。”
·朱弁·《曲洧旧闻》卷十
翩翩舞袖双飞蝶,宛一索珠。
·白居易·《夜宴醉后留献裴侍中》诗
水精一索香一红莲火舌生醍醐。
前蜀·贯休·《题弘𫖮三藏院》诗
17.
通“”。蔬菜,蔬食。参见“百索”。
18.
通“”。
头连背暖,漫畏肚寒。
·长孙无忌·欧阳询·《互嘲》诗
面拖出七蜘蛛,足有巴斗大的身。一个个攒着手脚,索着,只叫:“命!命!”
《西游记》第七三回
19.
古地名。
在今河南省荥阳市。
五月,王屯荥阳……战荥阳南京索,破之。
《汉书·高帝纪上》
索县。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东。汉为武陵郡。见《汉书·地理志上》。
20.
姓。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二字词
  • 搜索
  • 线索
  • 探索
  • 萧索
  • 索要
  • 思索
三字词
  • 导火索
  • 铁索桥
  • 绊马索
  • 跳百索
  • 悬索桥
  • 一络索
四字词
  • 按图索骥
  • 不假思索
  • 探赜索隐
  • 索然无味
  • 离群索居
  • 敲诈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