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
伯
bó
bǎi
bà
mò
pò
常用释义
1.
名
对父亲的兄长或父辈人的尊称。
例词
伯父
伯母
老伯
世伯
例句
这位老
伯
德高望重,深受村民们爱戴。
2.
名
兄弟排行中的老大。
例词
伯仲叔季
伯兄
例句
伯
兄心地善良,经常帮我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
3.
名
古代贵族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例词
伯爵
4.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长兄。兄弟中年最长者。
1
亦专称嫡长子,对庶长子称“孟”而言。
文、武、成、康之伯
犹
多,而不
获
是分也,唯不尚年也。
注
《左传·定公四年》
忆
作
儿
童
随
伯氏,南
来
今只一身存。
唐
·
韩愈
·
《过始兴江口感怀》诗
徐氏昆弟别
产
而居,伯得一
马
,仲得二牛,季寡
妇
得阿寄。
明
·
李诩
·
《戒庵老人漫笔·今古敦谊仆》
适长称
伯,伯禽是也。庶
长称
孟。
汉
·
班固
·
《白虎通·姓名》
《小戴·檀弓》言文王舍伯邑考是嫡妃
长
子,所
谓
嫡
长
曰伯,庶
长
曰孟是也。
清
·
俞正燮
·
《癸巳类稿·媒氏民判解》
2.
泛指排行最大的。参见“伯仲叔季”、“
伯兄
”、“
伯姊
”。
3.
父亲的哥哥。
古人皆呼伯父、叔父,而今世多
单
呼伯、叔。
北齐
·
颜之推
·
《颜氏家训·风操》
汝身已
见
唾成珠,汝伯何由
发
如漆?
唐
·
杜甫
·
《醉歌行》
4.
古代对男性长者的尊称。
1
如:老伯、世伯。
载输尔载
,
将
伯助予。
注
《诗·小雅·正月》
太子外祖父平恩侯
许
伯,以
为
太子少,白使其弟中郎
将
舜
监护
太子家。
注
《资治通鉴·汉宣帝地节三年》
5.
古代管领一方的长官。
1
亦指古代各官署长官所委派的分司之长。
九命作伯。
注
《周礼·春官·大宗伯》
千里之外
设
方伯……二百一十
国
以
为
州,州有伯。
注
《礼记·王制》
凡各曹皆有主、伯、
亚
、旅、府、史、胥、徒。主者
长
也,伯者分司之
长
也。
康有为
·
《大同书》辛部第四章
6.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礼记·王制》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孟子·万章下》
7.
旧时对以文章或道义而闻名于世,并足以做他人表率者的尊称。
长
生
说
文
辞
之伯,文人之所共宗。
汉
·
王充
·
《论衡·超奇》
纮
著
诗赋铭诔
十
余
篇
注
《三国志·吴志·张纮传》
才大今
诗
伯,家
贫
苦宦卑。
唐
·
杜甫
·
《赠毕四曜》诗
乃知天壤
间
,自有道
义
伯。
宋
·
苏舜钦
·
《过濠梁别王原叔》诗
至
于
大宋
妇
人,出色的更多。就中
单
表一
个
叫作李易安,一
个
叫作朱淑真。他
两个
都是
闺阁
文章之伯,女流翰苑之才。
《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
8.
古代祭名。祭祀马神。
1
《毛诗传笺通释》卷十八。
吉日
维
戊,既伯既
祷
。
注
《诗·小雅·吉日》
“既伯既
祷
”,
马
祭也。
注
《尔雅·释天》
9.
通“
白
”。显著;显赫。
〔人主〕用
万
乘之
国
,
则举错
而定,一朝而伯。
注
《荀子·儒效》
10.
姓。春秋时楚有伯州犁。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伯”字右部件相同,均为“白”
全部
拍
帕
泊
怕
柏
珀
铂
舶
粕
鲌
岶
狛
砶
絈
胉
袙
貃
二字词
伯伯
伯益
伯劳
康伯
梅伯
伯颜
三字词
大伯子
锡伯族
梁山伯
老伯伯
大宗伯
蘧伯玉
四字词
伯牙绝弦
伯仲叔季
伯仲之间
伯乐相马
不分伯仲
伯虑愁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