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柴
chái
zhài
zì
cī
常用释义
1.
名
用于烧火的草木、秸秆等。
例词
柴火
柴草
打柴
木柴
2.
形
〈方〉干瘦。
例句
小红大病了一场,人都变
柴
了。
3.
形
纤维多,不易嚼烂。
例句
吃饭时妈妈说这菠菜太
柴
了。
4.
形
〈方〉指质量差或品质、能力差。
例句
小明说这支笔太
柴
了,一用就坏。
5.
名
姓。
详细释义
简
繁
1.
小木散材。亦指作燃料的木柴。
〔季冬之月〕乃命四
监
收秩薪柴。
注
《礼记·月令》
栾
枝使
舆
曳柴而
伪
遁。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尝
有
农
夫以
驴负
柴至城
卖
,遇宦者
称
宫市取之,
才与绢数
尺。
唐
·
韩愈
·
《顺宗实录二》
她除了种地之外,一有空就扛着斧头上山去打柴。
杨沫
·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
2.
枯枝;老木。
树
枳棘
与
薪柴。
注
《楚辞·刘向〈九叹·愍命〉》
柴不却。
注
汉
·
扬雄
·
《太玄·勤》
3.
烧柴祭天。
岁
二月,
东
巡守,至于岱宗,柴。
注
《书·舜典》
皇帝唯慎《河
图
》、《雒
书
》正文,是月辛卯,柴,登封泰山。
《后汉书·祭祀志上》
于
是
筑坛
城南,柴上帝,自
称
梁王。
《新唐书·萧铣传》
4.
代指棍棒、刑杖。
冒
称进
士,且
请
吃柴。
宋
·
罗烨
·
《醉翁谈录·断人冒称进士》
〔净〕我
讨
柴!〔生末〕要
厮
打只得
请
退。
注
宋
·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四出
遭杖,柴、批衮。
宋
·
陈元靓
·
《事林广记·绮谈市语·拾遗门》
打的你哭啼啼,
湿
肉伴乾柴。
元
·
李直夫
·
《虎头牌》第四折
5.
方言。干瘦;不松软。
如果把所有的肥肉都去掉,虽然做出的汤也很鲜,那肉可就显得柴了。
王敦煌
·
《吃主儿·给张奶奶“挑寿”》
6.
姓。汉有棘蒲侯柴武。见《汉书·济北王兴居传》。
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形近字
与“柴”字上部件相同,均为“此”
全部
些
赀
砦
紫
胔
觜
訾
呰
啙
眥
祡
鮆
二字词
火柴
柴窑
柴油
柴鸡
柴桑
柴火
三字词
柴火饭
柴油机
火柴头
柴禾垛
引火柴
劈柴刀
四字词
骨瘦如柴
柴米油盐
瘦骨如柴
柴毁骨立
柴立不阿
胸中柴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