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安静;宁静。
  • 例词
    恬适
    恬静
  • 例句
    午后,那只小猫正适地躺在沙发上晒太阳。
    乡村的生活让他感受到了一种静的美好。
2.
坦然;不在乎。
  • 例词
    恬不为怪
    恬不知耻
  • 例句
    他做了那么多坏事还能若无其事地出现在这里,真是不知耻。
详细释义
1.
安静;平静。
古之治道者,以恬知。
《庄子·缮性》
在溢激,恬,水之性也。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下》
直木有恬翼,静流
·孟郊·《长安羁旅行》
江空物息,四面波恬。
·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一
游历内地,周行三月,水程平静波恬。
·王韬·《瓮牖谈·续记李文甫事》
2.
安定;安于。
引恬。
《书·梓材》
身而重,恬广解。
《荀子·性恶》
3.
安逸;舒适。
参见“恬逸”“恬愉”。
人得其所,乃恬乃
·韩愈·《王公神道碑铭》
我卜各垂,一树双栖意甚恬。
·方文·《与张季昭同寓赠此》诗
4.
淡泊;淡漠。
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资财也。
《韩非子·解老》
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仰慕之。
《后汉书·韦彪传》
莫不服其远畅,而恬于荣辱。
《晋书·谢鲲传》
端行,恬于进取。
《明史·顾清传》
5.
安然;满不在乎。
而恬失民,事矣,而百姓疾之。
《荀子·富国》
三年恬不怪,反畏北疥。
·苏轼·《独觉》诗
奈何恬不知畏,告至之,反自肆于骄乐
·刘基·《春秋明经·公围成公至自围成筑蛇渊囿》
6.
习惯。
习于暴掠,恬
《新唐书·吴少诚传》
外俗皆恬牛,而海南甚。
·苏轼·《书柳子厚〈牛赋〉后》
7.
通“”。
饴盐
《周礼·天官·盐人》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恬”字右部件相同,均为“舌”
全部
与“恬”字左部件相同,均为“忄”
全部
二字词
  • 恬静
  • 恬淡
  • 恬然
  • 恬美
  • 恬澹
  • 恬澜
四字词
  • 恬不知耻
  • 文恬武嬉
  • 恬淡虚无
  • 恬淡寡欲
  • 恬淡无为
  • 恬不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