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
jie
jia
常用释义
1.
家庭;人家。
  • 例词
    成家立业
    分家
2.
家庭住所。
  • 例词
    搬家
    回家
  • 例句
    他下班后一般乘坐公交车回
3.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
  • 例词
    农家
    渔家
    东家
4.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
  • 例词
    科学家
    专家
  • 例句
    他是这一行的专,我们要多向他学习。
5.
学术流派。
  • 例词
    百家争鸣
    自成一家
    儒家
6.
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
  • 例词
    上家
    下家
    公家
7.
谦词,用于对别人称辈分比自己高或同辈中年纪比自己大的亲属。
  • 例词
    家父
    家慈
    家兄
8.
人工饲养或培植的。
  • 反义
  • 例词
    家禽
    家兔
    家畜
9.
〈方〉饲养后驯服。
  • 例句
    这只小鸟已经养了,放了它也不会飞走。
10.
用来计算家庭或企事业单位等。
  • 例句
    他们几个老乡合伙开了一工厂。
11.
跟自己有某种关系的人家或个人。
  • 例词
    亲家
    婆家
    冤家
    仇家
12.
详见[家伙]。
指工具或武器。
指人或动物。
13.
详见[家具]:指床、柜、桌、椅等家庭用具。
14.
详见[家什]:用具;器物。
详细释义
1.
人所居;住房。
亦特指自己家庭的住房。
其屋,蔀其家,其户,人。
《易·
夫子出山,舍故人之家。
《庄子·山木》
吾家去此往返十里有去稍,子莫疑怪。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不是天涯不到家,彭城
·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四
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
鲁迅·《呐喊·故乡》
2.
室内;大门以内;房屋的里边。
古公父,陶陶穴,未有家室。
《诗·大雅·
牖户之间谓之扆,其内之家。
《尔雅·释宫》
3.
安家落户;定居。
羊死,葬于灵寿,其因家焉。
《史记·乐毅列传》
本家田下,非为渔弋故。
·王昌龄·《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诗
王臣料道立身不住,下房,改拾细软,引母妻婢,避江南,遂家杭州。
《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诒书》
者泉州人,初附倭,家于台湾
·魏源·《圣武记》卷八
4.
指机关、部队等单位的住地。
你们在家的委员是多数,安全可以决定,用不着打电话。
《小说选刊》1981年第8期
5.
家族;家庭。
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
《诗·周颂·桓》
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也。
《礼记·乐记》
宠则父母被怨,继亲兄弟为雠,家有此者,皆户之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
县仓督李敬慎家有三女,遭魅病,人莫能知。
·王度·《古镜记》
我有了外面的自由,对于家中的爱护反觉处处受了牵制。
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6.
结婚成家。
九二: 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易·蒙》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楚辞·离骚》
待西施、毛配,则终身不家矣。
《淮南子·齐俗》
7.
指夫或妻。
亦专指妇女
𦈡曰:“女有家,男有室,也,之有,易此必。”
《左传·桓公十八年》
晏子于闺内,有老人出室者,班白,衣布之衣而无里裘。田之曰:“出何者也?”晏子曰:“之家也。”宇曰:“位中卿,田七十,何以老妻?”
《晏子春秋·外篇下十》
薄酒终胜饮茶,丑妇不是家。
·黄庭坚·《薄薄酒》诗之二
“像萧先生这样好的人,应该有一个好的家。”她底这个“家”意思就是“妻子”。
柔石·《二月》
小司徒之,掌建邦之教法,以稽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九比之,以辨其贵贱老幼疾。
《周礼·地官·小司徒》
8.
谦词。对别人称说自己亲属中的长辈或年长者。参见“家父”、“家母”。亦用以指同姓的人。
川李侍郎《〈曝亭集〉》云:“近世人目,同姓人辄称家某人。”
·王应奎·《柳南续笔》卷四
9.
内部的,家中的,与“”相对。
参见“家賊”。
十四年,降置京畿者,因入寇,遂编发胡服肆掠,人目子。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二
10.
家产;家业。
公子商人于国,而多聚士,其家,贷于公,有司以之。
《左传·文公十四年》
九月,夷嫪毐三族,太后所生子,而遂太后雍。嫪毐舍人皆没其家而之蜀。
《史记·吕不韦列传》
前夫之孤,不敢我子争家,提积习,故之。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
11.
养家;持家。
素,字某,生七其父,不能家,母夫人提以,教育其外氏。
·韩愈·《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
又一在荆,使里人某秉德主焉,故吴越支裔也,不能家。妻美而,革私之。
·岳珂·史·汪革谣谶》
妇颇能家,井臼常自操。
·赵孟𫖯·《题耕织图》诗之二
12.
家家;每家。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之也。”
《孝经·广至德》
〔世祖〕即位三十年,四夷服,百姓家,政教清明。
《汉书·礼乐志》
雨雨三日,田家家金。
·高汝砺·《雨后》诗
13.
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家司各使其臣以正公司
《周礼·夏官·序官》
三家者以《雍》
《论语·八佾》
小人以身殉利,士以身殉名,大夫以身殉家,以身殉天下。
《庄子·骈拇》
14.
汉时列侯称家。亦指分封列侯。
又,太子亦称家。
参见“家吏”。
朕之不德,海内未洽,乃以未教成者城,即股肱何?其更以列侯家之。
《史记·三王世家》
侯支子封至侯王,而家皇子列侯,臣青翟、臣伏孰之,皆以尊卑失序,使天下失望,不可。
《史记·三王世家》
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15.
朝廷;朝代。
公子纠与公子小白皆,俱至,争先入公家。
《吕氏春秋·贵卒》
五帝不一世而起,伊、望不同家而出。千里殊,百载异发
·王充·《论衡·自纪》
南方以家渡江,北间传记,皆名为伪书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
〔思廉〕推究括,二家史,以卒父
《新唐书·姚思廉传》
千里,唐季英雄土一丘。
·赵秉文·《代州》诗
16.
国家
且高既受建家,造我夏矣。
《文选·张衡〈东京赋〉》
粘罕笑云:“……山前山,乃是我家地,更做甚?你家地土,却须割取些,方可是省也。”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二
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词
17.
特指上古时代的一种生产组织。
邑成而制事: 四聚,五离为一制,五制一田,二田一夫,三夫一家,事制也。
《管子·乘马》
18.
指学术或艺术流派。
政,百家异说必或是或非,或治或
《荀子·解蔽》
昔仲尼没而微言,七十子而大乖。故《春秋》分五,《》分四,《易》有家之
《汉书·艺文志》
所意得,遂为笺注,成一家之,但备遗阙之文。
《云笈七》卷一
我国当代最杰出的若干国画家中,李可染卓然自成一家。
秦牧·《李可染画语寻味录》序
19.
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
问钱塘佳丽谁边,且莫说诗家,白傅坡仙。
·卢挚·《蟾宫曲·钱塘怀古》曲
想道:“个选家,何不拜他一拜?”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标点,对于五言或七言诗最容易,不必文学家,只要数学家就行。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
20.
某人
上于大中,指王常谓群臣曰:“此家率下江诸将室,心如金石,真忠臣也。”
《东观汉记·王常载记》
帝幸濯中,才人,下邳王已下皆在呼皇后。帝笑曰:“是家志不好虽来无欢。”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
酒要喝,鸳鸯道:“是姨太太的,还该姨太太说个曲牌名,下家接一句《千家》。”
《红楼梦》第一〇八回
21.
放在某些表示行政机构的名词之后,表示具有某种职务或身分的人。
〔太史慈〕由是知名,而州家所疾。
《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
官云小人敢持家逼我。
《宋书·竟陵王诞传》
者追流者垢朝清班。州家申名使家抑,坎祇得移荆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
22.
指经营某种行业的人或人家。
田家少月,五月人倍忙。
·白居易·《观刈麦》诗
酒家叫道:“客官那去!”
《水浒传》第二三回
23.
人工饲养或驯养在家中的。与“”相对,如家禽、家畜。
亦指在家中养驯服了的。
殊家离群远飞
五代·齐己·《野鸭》诗
三藏道:“獐鹿想是太保家了的?”
《西游记》第十三回
24.
量词。用于住户或企业等。
舜有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之虚而十有家。
《庄子·徐无鬼》
上追思恩,欲封其冢恩德侯,置守冢二百家。
《汉书·张安世传》
安百家,出门无所之。
·韩愈·《出门》诗
登州山下有一家户,兄弟两个,哥哥唤做解珍,兄弟唤做解
《水浒传》第四九回
到了次日,想起一千两银子放在寓中,不放心,即到院前大街上找了一家,叫昌字
《老残游记》第三回
这其实是家小饭馆。
杨朔·《征尘》
25.
”的古字。参见“家火”、“家什”、“家生”。
26.
姓。春秋晋有家僕徒。见《左传·僖公十五年》。
27.
见“傢什”、“傢具”。
28.
见“傢伙”。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二字词
  • 安家
  • 回家
  • 国家
  • 出家
  • 家乡
  • 家畜
三字词
  • 科学家
  • 百家姓
  • 回老家
  • 收藏家
  • 国家队
  • 百家饭
四字词
  • 四海为家
  • 小家碧玉
  • 白手起家
  • 大家闺秀
  • 毁家纾难
  • 家徒四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