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释义
1.
旧时指官署
  • 例词
    衙门
    衙役
    官衙
  • 例句
    门是古代中国官府的办公场所。
2.
姓。
详细释义
1.
旧时官署之称。
后亦泛指大宅子。
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公牙,府门为。字称讹变衙也。
·封演·《封氏闻见记·公牙》
京文官五品已上,六品已下,七品清官,每日入朝,常服袴褶。县长官在公衙亦准此。
《旧唐书·舆服志》
仁心格族,两鹊栖其衙。
·苏轼·《异鹊》诗
我起初以为凡是官署,方可以当得一个衙字,因此那种官厅,都称之为衙门。谁知从前却不然,凡是一个大宅子,都可以称之为衙。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自桃花坞至文衙弄》
2.
衙参。
参见“衙參”。
衙,也。
《玉篇·行部》
岁时出旌旗,序留司文武百官于宫城外而衙之。
·韩愈·《河南府同官记》
司、郡守初上事,既受官吏参谒,至晡,僚属复客次,胥吏列立廷下通刺曰衙,以听进退之命。
·洪迈·《容斋三笔·衙参之礼》
3.
谓排列成行之物。亦谓排列成行。
天街畔槐,俗号为槐衙,曲江池畔多柳,亦号为柳衙。其成行列如排衙也。
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
寒春雀,檐午蜂衙。
·舒𬱖·《春雪》诗
4.
唐代谓天子所居之处。
出燕巢斗拱,菌生香案正衙。
·元稹·《连昌宫词》
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皆有
《新唐书·仪卫志上》
5.
竹名。“由衙”的省称。
参见“柚梧”、“由衙”。
由衙,厥俱洪,或累尺,䈏衙空,南越之居,梁柱是供。
·戴凯之·《竹谱》
6.
象声词。参见“衙衙”。
7.
古地名。在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四十里。
公享十二年,居西新邑。死,葬衙。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古文篆者,黄帝史衙人苍颉所作也。苍颉姓侯氏。
·姚宽·《西溪丛语》卷上
8.
姓。汉有长平令衙谨卿。见《通志·氏族三》。
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字形演变
全部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形近字
与“衙”字左部件相同,均为“彳”
全部
二字词
  • 衙内
  • 衙役
  • 三衙
  • 府衙
  • 衙门
  • 衙前
三字词
  • 小衙内
  • 古押衙
  • 乔坐衙
  • 新衙门
  • 乔做衙
  • 南北衙
四字词
  • 清水衙门
  • 群蚁排衙
  • 衙官屈宋